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调研 > 环资工作动态

环资工作动态

喜报!玄武法院绿色司法保障案例获评2023年度全市政法系统法治保障十佳案例
日期:2024-02-07 浏览次数: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近日,中共南京市委政法委员会下发《关于全市政法系统2023年度“法治保障十佳(优秀)案例”和“司法改革十佳(优秀)成果”评选及基层法治联建示范点评定结果的通报》,玄武法院申报的《绿色司法保障环境权益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入选法治保障十佳案例、《“一体化三层次递进模式”释放诉前鉴定效能》入选司法改革优秀成果。本期一起了解下《绿色司法保障环境权益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相关内容。

3_副本.png

近年来,玄武区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依托环境资源审判集中管辖职能,以恢复性司法理念创新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权益。

推进过程中,玄武区法院坚持以保障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渐形成了多功能、一体化的生态法治文化阵地集群,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正义观成为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努力为推动绿色发展贡献司法智慧和力量。

一是推进多方载体建设,打造“集群式”阵地。紧扣“长江大保护”、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等战略部署,汇聚多条线、跨省域修复力量,逐步建成涵盖山林、河流、江畔、湿地、湖泊等多类型生态要素修复载体的“3+N”生态法治文化阵地集群。

640_副本.png

3个核心展示区。已建成红山动物园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馆、紫金山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展馆、江心洲长江江豚科教中心法院展区。N个弘扬地标区。先后与多家单位共建长江生态司法保护基地、雨花三桥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基地、句容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基地、池杉湖公园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江苏珍稀植物司法保护基地、南京中山植物园植物种质资源司法保护基地等融合生态修复、普法教育、司法便民多重功能的N个法治文化价值弘扬地标区。

二是丰富多元主题内涵,打造“沉浸式”体验。融入特色布局。依托钟山风景名胜区原有科普馆,布置紫金山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展馆,展示环境保护修复实况,让人民群众在休闲娱乐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生态法治文化熏陶。突出可触可感。在阵地设立保育林区,开展补植增绿活动,为建设美丽宜居幸福家园贡献司法力量。在紫金山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放养白天鹅,打造天鹅野放点“网红打卡地”,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绿色幸福感”。嵌入实景课堂。在红山动物园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馆设置互动实践区,通过“VR”眼镜观察、参与游戏互动等方式提供亲历式、沉浸式体验,入选“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2022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从全国范围内选择了十项亮点工作开展“非凡十年看法院”系列直播活动,其中第六场“环境资源审判看江苏”在该馆进行。玄武法院法官在该场直播中带领大家沉浸式漫游了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馆,同时也展示了环资法官的别样风采,广受网友好评。在长江江豚科教中心,以长江漂流体验、环幕公益影片、“DIY”数字沙盘等形式让保护江豚、保护长江的观念根植于心。

三是拓展多维宣传方式,打造“立体式”格局。运用巡回审判,以案示警。充分发挥巡回审判优势,到高淳东坝街道游子山村集中开展非法占用农用地罪案件公开宣判,在利民便民同时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通过意见建议,以案促治。针对案件审理中发现的监管漏洞,向相关职能部门提出司法建议,提升执法精准度、规范度。利用精品案例,以案释法。以“世界环境日”等重要节点为契机,发布社会影响大、警示意义强、社会效果好的精品案例。发布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开展网络直播,引导更多群众关注生态保护事业。通过新闻发布会、专题纪录片、走访宣传、企业问诊等形式,司法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下一步,玄武区法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上级法院正确指导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担负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法治责任,强化阵地建设,传播法治文化,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权益,以高质量司法推动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