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江苏首个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馆启用
日期:2022-02-15 浏览次数: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拉动绳子,就可观看动画,旁听一起发生在长江入口中华鲟被非法捕捞的故事;按下手掌,就可观看“小蝌蚪找妈妈”故事新说,了解非法捕捞“三有动物”青蛙的案件;带上VR眼镜,就能领略金雕飞翔的视角,通过判决书模型了解网购金雕案的故事……

2月14日下午,江苏省首个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馆在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启用,该馆由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和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共同建立。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二级巡视员汤小夫,南京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徐锦辉,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等相关单位领导出席,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李后龙主持,省市人大代表、中小学校师生代表等40余人参加仪式。

该馆是江苏省市法院共建项目和南京市中院“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之一。展馆分为司法保护区、互动实践区和成果展示区三部分,展示江苏法院审结的10起生物多样性保护典型案件,科普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知识,阐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意义,为参观人群提供沉浸式体验。展馆启动后,将对游客免费开放,预计年参观人数在10万人次左右。

当天还举办了《以案释法·漫画生物多样性保护》新书发布仪式,现场为省市人大代表、中小学校师生代表、自然保护志愿者代表、社区群众代表等人员赠送新书。该书由江苏高级人民法院出版,南京环资法庭编写,选取江苏法院审结的25个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典型案例,采用漫画案情、法官说法以及科普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三部分来呈现江苏法院司法护航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举措及成效,向大众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近年来,江苏法院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的科学路径,构建环境资源审判“9+1”机制,推动生态环境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区域统筹、综合治理,强化对生态环境重要水体流域、生态环境重要功能区域的系统保护、协同保护,为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提供制度保障。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