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本报讯(记者 凌金园 实习生 秦萧玥) 8月15日,由南京市发改委(市长江办)主办、玄武区人民法院协办的“以法之名,护佑万物生灵”南京长江大保护暑期研学实践活动正式开展,25名小学生来到了位于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生物内的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馆进行参观与普法教育学习,共同感受多年来南京长江大保护取得的成果。
拉动垂下的渔网网绳,观看中华鲟被非法捕捞的动画故事;通过触摸屏幕上“山体”“矿石”的游戏体验了解非法采矿案和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案件;画出“鱼儿”,将其放流到“长江”……在参观活动中,玄武区人民法院赵佳法官向孩子们介绍了江苏法院审结的10个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包括非法捕捞中华鲟案、非法猎捕獐案、网购金雕案、象牙玳瑁制品案等。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赵佳法官在介绍到网购金雕案时,她通过桌子上的判决书模型,让在场的孩子对案件的来龙去脉有初步了解。案涉金雕、游隼、猕猴在内多种珍贵、濒危的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借助展馆内全息影像、VR互动等科技,以案说法,让孩子身临其境了解到非法捕捞、捕猎和购买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辨别受保护的野生动物,深刻地明白生物多样性和我们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活动最后的互动问答环节,孩子们积极抢答问题,并讲述了自己参观完之后的心得体会。“今天的活动,我了解到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也更深刻地理解了《长江保护法》,感受到长江大保护的意义。”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卢镜好说,“这次活动,让我懂得了丰富水生生物多样性、提升长江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意义,以及我们应该怎么保护生物多样性。”
活动感受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物圈内每一个成员,都具有其在生态系统内的独特价值,不同成员之间相互依存,呈现出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多彩。
在红山动物园里,赵法官带着我们参观了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馆。我也从这次活动中了解到长江大保护的意义。保护生态环境,从我做起!
——八卦洲中心小学六(2)班 何佳怡
8月15日,通过在红山动物园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馆的参观与学习,让我了解到了很多生物多样性的知识,知道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长江保护法》的实施,让长江的生态环境带来的改变,我相信,长江里的生物会越来越多,这里一定可以成为它们安居的美丽家园。”
——鼓楼区第二实验小学二(1)班 周依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