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资工作动态
正值第52个“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6月5日下午,玄武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赵雪雁代表法院在玄武区政协十三届七次主席会议上,通报了“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助力打造最具吸引力的美丽城区”相关情况。
一是把握改革机遇,不断积累“玄法经验”。 精细化引领。制定出台“争创环境资源审判特色品牌,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方案,入选全市法院年度特色品牌创建项目。制作专题纪录片,多维度呈现环资审判工作全貌。法院官网开辟环境资源板块,充分体现绿色元素。2022年,被评为全省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先进集体。精品化支撑。“4.10”向长江非法排污案载入2021年全国和江苏省“两会”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武汉某航运公司污染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入选全国第37批指导性案例,句容市某村民委员会等“非法掩埋危险废物污染环境案”获评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典型案例,陈某某、万某某非法捕捞水产品案获评全国依法惩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典型案例,朱谋生等23人、某水泥公司非法采矿、串通投标等罪案以及陈某非法占用农用地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入选全省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精准化推进。与多家单位共建长江生态司法保护基地等融生态修复、普法教育、司法便民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N个法治文化弘扬地标区,实现法治文化阵地连片成阵、遍地开花,入选全市政法工作十大优秀创新成果,被最高法院信息简报刊用。
二是聚焦主责主业,充分彰显“玄法智慧”。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联合行政职能部门、行业协会等组织召开研讨会,搭建智力交流平台,整合法院司法实践和高校理论研究优势,建立课题合作调研和疑难问题探讨机制,涌现出全国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先进个人、全省法院调研人才库成员等专家型法官。创新裁判执行机制。积极探索生态修复义务释明机制,创新分期付款、技改抵扣等生态修复责任承担方式,推进环保节能前沿技术应用普及。引导排污企业扩大绿色产能,尽快实现从环境“污染者”到“修复者”的转变。创新生态修复机制。深度推进玉带河水环境综合提升项目,改善城区河道水质和人居环境。在紫金山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投放白天鹅,打造天鹅栖息点“网红打卡地”。 设立司法保育林区,开展植树增绿活动,为提升南京生态要素城市首位度提供绿色动能。联合有关单位共同开展长江保护主题活动,开展长江本土鱼种增殖放流,《人民法院报》“司法守护大江大河”栏目专门推出玄武法院司法修复宣传视频。
三是延伸审判职能,努力打造“玄法招牌”。 深化司法执法协作联动。在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下,建立全区生态环境司法执法联席会议机制。与“9+1”机制兄弟法院会签《长江流域(江苏段)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协作框架协议》,与滁河流域四县四区检察机关会签跨苏皖两省司法协作意见,与沿江职能部门联合开展守护长江渔业资源专项行动。与重庆市万州区等五家基层法院开展“长江大保护”司法案例发布活动,协同推进长江全流域一体化保护。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出台《关于强化环境资源审判有效应对疫情的十条意见》,助力疫情防控。引入业内专家等多元力量组建环境资源纠纷调解工作组,构建多元解纷机制。引导相关主体以第三人的身份参与诉讼,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环境赔偿义务、生态修复方案的落实提供兜底保障。以司法建议为抓手靶向推动环境治理效能提升,促进环境执法精准化、规范化。倡导生态保护全民行动。加强巡回审判,在利民便民同时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选取典型案例网络直播,单起案件庭审网上旁听330 余万人次。在世界环境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举办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环境资源审判白皮书和典型案例。
玄武区政协主席许恺指出,近年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区法院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作用,提升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玄武建设最具吸引力的美丽城区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司法保障。
许恺强调,建设最具吸引力的美丽城区是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四最城区”决策部署之一,是中国式现代化玄武新实践的重要内容,做好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就是为中国式现代化玄武新实践保驾护航。
要立足更高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区法院要始终牢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任务,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理念,充分运用法律武器,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从严惩治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的违法犯罪,切实担负起审判机关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生态责任、时代责任,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要强化协作联动,构建多元共治体系。环境资源审判是手段,保护、修复生态环境,传播环境资源司法保护正能量才是目的。各部门要树牢“一盘棋”意识,在执法检查与监督、生态修复、环境项目建设、宣传引导等方面同向发力。加强经常性法治宣传,结合典型案例以案释法,让有限案例发挥出更大的宣传作用,增强人民群众保护环境资源的法治意识和行动自觉。
要加强环资审判队伍建设,提升环境司法专业化水平。区法院要加强相关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锻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勇于担当、敢于争先的环境资源专业审判队伍。要充分共享区政协应用型智库资源优势,特别是用好其中生态文明建设类人才,吸纳智库成员进入人民陪审团旁听庭审,凝聚生态环境保护共识,形成共同参与的保护合力。为保护玄武生态环境、建设最具吸引力的美丽城区作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