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
6月19日,玄武区举办了以“星耀玄武、圆梦社区、聚力奋进新时代”为主题的基层治理创新成果风采展,玄武区法院报送的“四力”工作法推动基层治理新实践获评“基层治理创新成果”优秀奖。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深厚基础和重要支撑,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玄武区法院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发挥法庭贴近基层一线的优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四力”工作法推动工作落实在基层、纠纷化解在基层、成效凸显在基层,切实发挥人民法庭在诉源治理、为民服务、多元解纷作用,助力形成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一、牢记宗旨,锻造为民“执行力”
锁金村法庭立足少年家事审判职能,打造“专业家事审判庭+家事纠纷调解中心+多元社会力量参与”的柔性家事解纷式样,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专业、权威的诉调服务。
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区民政局等十部门共同签署《关于在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进一步放大玄武区全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特色优势。
孝陵卫法庭与区人社局开展劳动争议调处中心建设,探索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化解。加强裁审衔接,与区仲裁委开展联席座谈,研讨法律适用问题,提升矛盾纠纷化解率。审理的一起“互联网+养老”案件成功入选南京市劳动争议年度十大案例。
二、就地解纷,筑牢司法“公信力”
将“法官进网格”与“无讼社区”创建紧密结合,坚持发展“枫桥经验”,精准对接人民群众的权益保障需求,主动融入辖区治理,法官、调解员等多元解纷力量定期下沉网格,以法院政法网格员的专业化助推网格建设的法治化,用实际行动打通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米”。
锁金村法庭作为审理少年家事案件的专业化法庭,倾心打造关爱阵地,主动摸排矛盾,多元合力上门化解纠纷,修复受损的家庭关系。采取“幸福家庭讲堂社区行”等多种形式,倾听群众对物业管理、婚姻家庭、财产继承的困惑并答疑。充分利用智慧法院的优势,建立“和合e解纷”机制探索线上调解等,与社区开展线上线下的互动,做好矛盾多元解纷。
孝陵卫法庭针对老百姓生活中的痛点和难度问题,加强调研宣传,发挥案例的导向作用,通过小案件讲述大道理。
参与中央电视台《现场》栏目的全程拍摄,普及房屋漏水这一基层常见矛盾中的法律知识,展现法官公正审理案件的形象。联合街道、社区化解矛盾堵点,让废弃22年的孝陵卫49号院车库重见天日,解决了老小区业主“停车难”问题,事例被最高法院公众号刊载,收录于“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巡礼栏。
三、法润玄武,增强法治“驱动力”
共建4个“关爱活动阵地”,与1个“校外教育基地”,成立首家基层少年法学院,以阵地为依托开展普法教育,全面提升青少年知法、守法、用法、护法意识,培养合格的时代新人,受到中国关工委好评并转发“五老情”公众号。
选任包括“一把手”在内的38名干警担任全区22所中小学的法治副校长,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为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对学生从防范诈骗、加强自我保护等多方面进行普法教育。2019年至今,共开展法治教育百余场,受众9万余人。
加强与职能部门的配合,与区检察院等联合开展玄武区未成年人涉酒吧治理专项行动,筑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防火墙,被南京科教频道“未成年人的你不能进酒吧”宣传报道。
做好关爱帮扶,与社区联合开展慰问困境少年行动,为困境儿童送去《漫画民法典》等书籍并指定“爱心姐姐”一对一针对性帮扶。
开展模拟法庭,辅导玄武中专学生在全市模拟法庭大赛中多次获奖,以亲历式、体验式、沉浸式的法治宣传,提高普法针对性。
四、擦亮品牌,提升工作“创新力”
认真开展“一法庭一品牌”建设,充分发挥法庭贴近群众,源头解纷的独特优势,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不断提升司法能力。
锁金村法庭打造“和合紫金”少年家事审判工作品牌,构建法官、调解员、心理咨询师等“N”多元主体在诉前、诉中、判后“三”个阶段对未成年人开展全方位、多角度保护的工作机制,同心护家,呵护孩子的成长,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人民法院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推广。
孝陵卫法庭打造“钟山畅游”法庭品牌,与市区两级文旅局、中山陵园管理局等共建旅游纠纷解纷平台,依托“云上法庭”平台提供远程视频法律咨询、线上调解开庭,构建“多方多元 递进立体”的旅游纠纷诉源治理合作机制,让维权渠道通畅、部门联动顺畅、游客游玩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