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调研 > 司法改革

司法改革

玄法“枫”景|格内+格外:玄武法院探索政法网格员工作新机制
日期:2023-09-15 浏览次数: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玄武区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锚定“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的新要求新任务,构建“格内+格外”政法网格员工作机制,延伸司法为民触角,努力为推动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一是织网梳格,连接“内外”。坚持“共建+共享”党建引领,与区工商联、街道合作共建,与社区共建“关爱活动阵地”,落实“矛盾联合排查、纠纷联动化解、法治联手宣传”工作机制,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全方位、全流程的政法网格员服务体系。建立“点对点”对接机制,“一院长一街道、一干警一社区”对接,构建“政法网格员+综治网格员”常态联络、协作会商、联合纾困机制,制作并发放“一站式微服务手册”2.0版本,提供诉前矛盾纠纷登记、诉前调解等服务,实现“点对点”“事对事”精准对接。探索“绿头鸭”工作方法,依托诉讼服务中心,打造“总分总”架构的政法网格员纠纷汇总研判、属地追踪与分类化解工作机制,今年以来分流未成讼纠纷6起,上门走访2次,实现矛盾化解在诉前、纠纷不上交。

二是进网入格,深耕“格内”。完善“网格+”司法协作机制,依托针对涉民生、涉众等类型纠纷的风险排查与联络机制,分类导入人民调解、特邀调解等多元解纷资源进网入格,实现不稳定因素发现在早、发现在小。依托“执行e追踪”系统发挥社区网格员查人找物作用,助力胜诉权益及时兑现。建立“园区政法网格员”团队,入驻玄武区“一区五园”,按需开展咨询、指导、调解和线下联合走访,通过提供法律体检、法律咨询、法律宣讲、维权援助等形式,搭建与企业的司法供需多维平台,已联合特邀调解组织、江苏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成功化解一起涉外知识产权纠纷。积极融入网格化社会治理,邀请区房产局、业主代表等召开物业纠纷诉源治理座谈会,推动建设玄武湖街道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促进实现“抓前端、治未病”,1篇司法建议获评全省法院优秀。

三是联网升格,辐射“格外”。探索“和合紫金”多元解纷,立足锁金村法庭少年家事审判职能和城市中心区现代化人民法庭定位,靠前摸排、治理侵害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等群体权益行为,一案入选全省法院家事纠纷典型案例,一案入选全省法院未成年人司法救助典型案例。实现“纷调巷里”家门口解纷,发挥孝陵卫法庭靠近景区、靠近园区、靠近居民区优势,与市区两级文旅局、中山陵园管理局等共建旅游纠纷诉源治理机制,与区总工会共同开展全域企业用工法律体检服务,与街道司法所、社区建立司法例会机制,推出“云上法庭”假期服务,实现旅游纠纷就地化解。

提供“菜单式”法治宣传教育,组建“616”宣讲团,依托法治副校长、政法网格员、团委、关工委等平台,今年以来向学校、社区、企业等提供“菜单式”“定制化”志愿宣讲服务20余场,受众4万余人,积极参与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