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那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世界仿佛都要沸腾!气温在沸腾,晒焦的梧桐叶落了一地,柏油马路踩上去似乎都软了。人也在沸腾,这样天气,格外引人焦躁,似乎一言不合就会针锋相对。
一、硝烟漫卷
中午11点,玄武法院执行出警电话响了:十年前的终本案件,申请执行人徐大庆发现被执行人小张从海南回来了,正在家吃午饭。了解案情后,值班干警迅速出动。十分钟后,一行三人到达小张家——南京某知名高校的教职工宿舍楼。
敲门,释明身份和来意后,门打开了。开门的是小张的母亲林老师,出示证件后,执行干警告知小张,因其有尚未履行完毕的案件,需到法院配合调查。张母听后,一把将儿子推进房间,“你们不能带他走,绝对不行!只要我还有一口气,都不会让你们把他带走的。”紧接着,房间里传来小张的怒吼声:“你们有什么权力带我走?!这个案子有问题,你们都是他的帮凶!”客厅里,小张年近九旬的父亲老张也颤巍巍地前来助阵:“他是我儿子,你们不能带他走!”像热油锅里突然被倒入一杯凉水,执行现场瞬间乱哄哄一片。客厅里,两位老人情绪激动,你一言我一语,大体意思就是,小张有精神障碍,不能去法院。房间里,小张的吼叫不绝于耳,指责法院伙同徐大庆,冤枉自己,必须给自己一个交代。“这样吧,看样子你们有很多话要说,三言两语是说不清楚的。我们可以坐下来,我把你们的话一五一十记录下来。这个案子拖了十年,总要有个结果。如果判决不公,法院该给你们一个说法,这是一种结果。如果判决无误,也该有个结果。今天大家就奔着一个结果,把事情聊开,行不行?”在执行法官的耐心劝导下,小张一家同意前往法院,且必须一家人都去,他们坚称,小张是精神病患者,离不开家人。两位老人年事已高,情绪不稳定,如强行将他们和儿子分开,恐生意外。最终,小张一家一起前往法院“讨个说法”。
二、倾听的魔力
为避免先前的无序吵闹再次上演,执行人员决定先与小张单独谈话,两位老人则在外面稍作休息。与父母分开的小张焦虑不安:“我父母快90岁的人了,要是他们出了什么事,我跟你们没完!这么多年,徐大庆害的我好惨,要不是为了父母,我不会这么克制的。”
执行人员:“放心,他们就在隔壁房间,咱们先聊聊,然后我再跟你父母聊一聊。”给小张一家各倒了一杯温水后,谈话继续。“你是什么人,我并不了解,但可以肯定的是,你很孝顺。而你父母刚才情绪激动,我相信他们也只是想保护你。另外,你们一家的反应这么大,肯定是心里很憋屈。你慢慢说,我都给你记录下来。”
听到这里,暴躁的小张趋于平静,他扭过头去,摘下眼镜,拭了拭眼角。这个彪形大汉红着眼眶,开始陈述他的“想不通”。“十年前,我跟徐大庆是合伙做生意的,他的错误决策让公司倒闭了。后来他又把我告了,他是借了钱给我,但是公司已经付给他足够的工资,你们却说工资与借款不是一回事,让我另行起诉。我想不通,你们为什么只听他的意见,不听我的。因为这个案件,我的生意彻底毁了,我十年没有工作,靠父母的养老金生活,你们还要让我还钱给他,我也想不通······”执行人员只是倾听,时不时给他倒杯水。5杯水后,小张将憋了十年的话一股脑都倒完了。
“法官让你另行起诉,你后来诉了吗?”
“没有,那几年我受了刺激,脑子稀里糊涂。”
“是这个案件导致你生意失败,还是生意失败才引起了这个案件,究竟哪个是因哪个是果?”
沉默······
“如果是别人欠你钱,是不是过了10年,你就不要了?案子我们也不要执行了?”
又是沉默······
“这十年不好过吧?父母也跟在你后面担惊受怕吧?他们那么疼你,那么大年纪了,人生还有几个十年呢?你舍得让他们一辈子都活在不安里吗?”
小张眼眶又红了:“我爸妈曾经考虑过,帮我把钱还了。但我心里那口气咽不下去。”
“那口气,是你的心魔。是放过自己还是继续折磨自己,你自己考虑。我把你父母请进来,你们一家人商量一下吧。”
老张夫妻俩进来,看到平静的小张,舒了一口气:“这孩子脾气暴躁,性子上来,谁都控制不住,我生怕谈话过程中,他一言不合动手伤了你们,那就是大错了,我怕他出事啊!”
执行法官笑了笑:“林老师,放心吧,你这儿子啊,是个好孩子,他心里觉得委屈,才会有情绪。刚才我们把事情都聊开了,你等会儿听听他的想法。你们都吃过饭了,我还没吃午饭呢。你们一家啊,自己先商量商量,我等会儿过来。”
老张夫妻俩老泪纵横:“我家这儿子,他真的不是坏人。法官,这个案子怎么办,我们听你的。”
“我当然希望你们能想办法帮他把这个案子彻底解决掉,但你们作为父母,并不是案件的被执行人。所以最终怎么办,决定权在你们自己。我先退出,调解室交给你们。法警就在外面,有什么需要你们就喊一声。”此时已是下午3:30,退出“群聊”后,执行法官回到办公室吃了几块饼干垫饥。
三、第三个选项——海阔天空
20分钟后,回到调解室,老两口笑着迎过来:“我们想过了,为了这口气,搭进去十年,真的已经受够了。如果徐大庆愿意让步,我们回家想办法,替儿子筹钱。”
“如果你们想好了,我就来做徐大庆的工作,大家各退一步,海阔天空。”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电话沟通,徐大庆同意作出让步,并答应立即从江宁赶过来签协议。下午5:30,双方签下执行和解协议,小张一家承诺在一周之内将案款如数交到法院。
第二天早上十点,执行法官接到了张母的电话:“法官,我们来交钱,你在吗?”态度之积极,行动之迅速,出乎意料。原来,老两口为了尽早解决问题,一大早就跑去了银行将养老的定期存款取出,宁可损失点利息,也要帮儿子要把事情了结。半个小时后,小张和母亲已经在玄武法院诉讼服务大厅等候缴款。见到执行法官,张母给了她一个拥抱:“谢谢你啊,法官!十年了,这块心病,折磨了我们十年。我们想解决,却不知道怎么解决。把钱给徐大庆,我们心有不甘,咽不下这口气。不给吧,我们也知道这个案子一直在法院没有了结,一家人去海南,我们坐飞机去,儿子被你们限制高消费,只能辗转坐火车去,我们年纪大了,需要他时刻在身边照顾啊!现在这个案子解决了,往后再也不用提心吊胆过日子了。我们俩还有些积蓄,后面准备支持儿子做点小生意,让他自食其力。这十年,他也想过重新起步,但有案子在身上,人家哪敢跟他做生意啊!现在我们总算挺直腰板了!”
至此,案结事了。被执行人小张终于只是——小张。从今以后,他不必躲藏、不必惶恐、不必忧惧。小张说,他从心底还是没法原谅徐大庆十年前的错误决策:“我做不到化干戈为玉帛,但是,我也不会继续用这件事折磨自己。从今以后,过去就翻篇了,我是一个新的我。”
漫长人生路,跌跌撞撞在所难免。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自己的错误,纠正偏差,从头再来。一人失信,全家忧心,唯有将诚信这张社会的通行证紧握手中,方能走遍天下都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