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周日向晚,湖风生凉,绮霞笼罩下的金陵城,人们享受着难得的闲暇时光,也为第二天的工作积蓄能量。
城市的不同角落,人们在自己独有的一方天地里怡然自乐:玄武法院执行干警杨国胜正在陪孩子读书,小家伙咿咿呀呀念着“人之初,性本善”;辅警袁婷婷做了几道拿手菜,正和家人一起享用晚餐;另一名辅警孙国晶欣赏完醉人的落日,继续沉浸在知识海洋里埋头苦读。
周日的警铃
突然响起的执行报警电话铃声,打破这份宁静与祥和。报警的是申请执行人阿忠,此刻的他正拖着行李箱,在200公里外的淮安街头。
“我找到吴晴了,你们能从南京赶过来吗?”
“能!我们从南京赶过来,需要一些时间。你可以先拨打110,请求当地民警协助控制吴晴。”
“好的,我会在当地派出所等你们。我的钱能不能要回来,就指望你们了,请你们一定要过来!”
随后,玄武法院执行工作群发出通知:请今天备勤的同志立即出警。散落在城市各方的备勤人员杨国胜、袁婷婷、孙国晶,放下各自的岁月静好,奔赴执行现场。
人生若只如初见
申请执行人阿忠和被执行人吴晴的爱恨情仇要从三年前说起。2019年,大学毕业的阿忠在南京找到了工作,也遇到了心中的女神吴晴。彼时的阿忠初入职场,薪水虽然不高,但干劲十足,他心里攒着一股劲儿,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吴晴过上幸福的生活。吴晴在一家美容院做学徒,收入不高,但她有自己的规划:学好手艺,以后回老家,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店。二人相识于微时,相濡以沫,日子清贫却快乐。
2020年春节,吴晴回老家过年,临走前,她跟阿忠描绘了未来的蓝图:阿忠继续留在南京挣钱,吴晴自己先回老家找门面,把店开起来,等一切稳定后,阿忠就奔赴吴晴的老家团聚。吴晴让阿忠拿出10万元积蓄,说这是对二人未来的“投资”。
离开后的吴晴,让阿忠越来越捉摸不透。一开始,两人还能保持通话,“过了夏天你再来吧。”吴晴如是说。然而夏至未至,吴晴却将阿忠拉黑了。后来,阿忠听说吴晴的美容院开业了;再后来,又听说她有了新的恋情。此时的阿忠,仿佛明白了什么,悲愤交加的他将吴晴告上法庭:“就算她真的要走,也应该把钱还给我吧!那是我辛辛苦苦攒下来的“老婆本儿”啊!”
如果说你真的要走
赢了官司的阿忠并没能如愿拿回自己的“投资款”,只能继续申请强制执行。执行过程中,吴晴则采取“三不”策略:不出声、不露面、不还钱,案件一度停滞。
执行法官:“我们已经冻结了吴晴的账户,但她名下什么都没有,现在关键是要找到她人。”
阿忠:“我们有共同的朋友,也许能打听到她的下落。如果我在外地找到她,你们会过来吗?”
执行法官:“会!”
于是,周日的傍晚,玄武法院执行报警电话铃声响了······
执行人员赶到淮安时,已经是晚上9点。在当地派出所,阿忠拉着他的行李箱,吴晴带着她的新男友,分坐两边。从现场的“超低气压”判断,这对昔日的恋人就还钱这件事,分歧很大。
执行法官:“吴晴,你和阿忠的案子,法院的生效判决很明确,于理于法,借款你都必须偿还。刚才你们有没有商量出什么结果?”
吴晴:“钱都投在美容院的经营上了,我没钱还他。”
执行法官:“从你的账户流水来看,判决生效至今,账户一直有大额收支,你是有履行能力的。如果你执迷不悟,我们今晚就会将你拘传至法院,并依法对你司法拘留。” 空气突然安静下来,吴晴啜泣着:“我一时半会儿真的拿不出这么多钱······”
执行法官耐着性子做起了双方的工作,经过三个小时的艰难“斡旋”,双方终于达成一致:阿忠同意作出2万元的让步,吴晴现场打电话向亲友筹钱。待吴晴将8万元凑齐,已是凌晨1点多。吴晴把钱转给了阿忠:“从此以后,我们两清,你回去吧,不要再来找我了。”阿忠一声长叹,将手中的行李箱推给吴晴:“你走的时候是冬天,夏天的衣服没带走,我给你带过来了。从此,一别两宽。”
从傍晚到次日凌晨,历经10个小时,执行人员夜色中奔袭200公里,终于给这个案子画上了句号。面对吴晴的冷酷,阿忠终归意难平,好在,来之不易的积蓄终于被讨回来了。
也许我们无法守护你的爱情,毕竟“强扭的瓜不甜”。但守护老百姓的钱袋子,执行人一直在路上!
最后,也要奉劝那些以恋爱之名行揽财之实的“投机分子”: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企图利用感情从他人身上获利,不仅会遭受道德的谴责,也是法律坚决不能容忍的。轻则被追回案款,竹篮打水一场空;重则可能涉嫌诈骗,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才是生财之正道。
文中涉及当事人姓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