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专栏 > 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

当“硕士高管”变成“已婚骗子”:“完美男友”背后的90万骗
日期:2025-03-24 浏览次数: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硕士学历、央企高管、年少有为、温文尔雅……”这样一位看似完美的“理想男友”,却在短短4年间以相同的手法,让3位女性掉入爱情陷阱,骗取财物近百万元。当真相被揭开时,所谓的“精英人设”背后,竟是一个已婚男性,甚至育有一子。

让我们走进这起网络婚恋诈骗案,看看这位“完美男友”是如何以爱为名,步步为营,让受害者在温柔乡中深陷骗局。

【案情简介】

2019年起,男子小Y在网络婚恋平台上精心包装自己:央企办公室主任、硕士学历、高额收入。他以这套“完美人设”,先后结识了小A、小B、小C三名女性,并堪称“时间管理大师”,周旋于她们之间。

小Y对待每位受害女性都十足“走心”:频繁嘘寒问暖,展示自己爱读书、爱动物的知性一面,住高档小区、生活规律的稳重形象。他不断渲染自己事业有成、未婚单身的条件,更以“组建家庭”为诱饵,让受害女性对未来充满期待。

获取受害女性的信任后,小Y的真实目的开始渐渐显现。从小额借款试探,逐步过渡到信用卡套现和大额转账。他编造种种“离谱”的理由:从家人相继去世、本人重病,甚至被纪委调查需缴纳罚款等,而爱情中的女性对此却深信不疑。2019年至2023年间,三名受害人共被骗取90万余元。直到受害人找到小Y老家,真相才慢慢浮出水面:小Y不仅早已结婚生子,还是名失信被执行人,已被法院限制高消费。

法院经过审理,认为小Y已构成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

【法官释法】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婚恋诈骗案件。被告人小Y通过虚构身份、编造虚假事实,骗取被害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其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了他人的财产权益,同时也对被害人造成了精神伤害。

本案中,被告人的诈骗手段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精心设计“人设”,将自己包装成高学历、高收入、有社会地位的“优质男性”,以此赢得被害人信任。其次,通过虚构感情,制造虚假的婚恋预期,让被害人放松警惕。最后,层层设套,从小额借款开始,逐步过渡到大额诈骗,使被害人在不知不觉中深陷骗局。

【法官提醒】

1.保持理性判断,切勿轻信网络交友对象自称的身份和工作背景,必要时应当进行相关信息核实。

2.警惕“感情操控”,如对方过分热情、频繁示好,或快速许下婚姻承诺,都需要提高警惕。

3.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切勿因一时冲动向网友转账或借款,特别是在尚未深入了解对方的情况下。

4.发现被骗及时报警,收集相关证据,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5.相关婚恋平台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用户身份审核,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为用户营造安全可靠的婚恋环境。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