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审务公开 > 法院工作报告

法院工作报告

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2024年度工作报告
浏览次数: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玄武区十九届人大

四次会议文件之七

 

玄武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2518日)

王劲松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区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区委坚强领导和上级法院正确指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下,在区政府、区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固本兴新、矢志一流,努力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玄武新实践。全院收案38994件,其中审判执行案件28103件,同比下降5.59%;结案38682件,其中审判执行案件27791件,同比下降6.99%。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全达标”,上诉率、执行完毕率全市“走在前”。集体和个人共获得市级以上荣誉55项,被评为全国“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涌现出“全国模范法官”陈文军等先进典型。

 

一、聚焦新质生产力,注入服务保障“产业强区”新动能
促转型,共创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审结商事案件2671件,一案入选南京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与区政法单位联合出台《法治护航数据要素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举措》,精准助力数据要素产业培育。与区市场监管局率先探索建立公益清算强制退出机制,实现经营异常企业备选库与执行案件终本库“两库”实时更新,推动“僵尸企业”快速出清,移送“执转破”案件63件,审结破产案件263件,三案入选南京法院破产审判典型案例。办理的“福瑞至环保新材料公司破产和解案”灵活运用小微企业破产保护方案助力高新技术企业重生,入选江苏法院破产审判典型案例。常态化开展“百名法官进企业”“百名企业家进法院”活动,58名“园区政法网格员”走访企业69家90次,邀请26位企业家代表走进法院,畅通法企沟通桥梁。

护创新,织密一流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审结各类刑事、民事、行政知识产权案件657件。办结上级部门联合督办的“某品牌女装著作权案”,获著作权人认可感谢。办理南京市首例知识产权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假冒‘双立人’商标案”,挽回权利人经济损失70万元,入选南京法院知识产权年度十大典型案例。办理“假冒著作权人起诉被处罚案”,严厉打击“碰瓷”式维权,入选江苏法院第二批推进知识产权诚信体系建设典型案例。与市法院联合举办“知产‘宁’身边,新质‘玄’未来”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宣传活动,邀请市、区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参加,展示玄武区知识产权保护优质生态。

守绿色,培塑一流环资审判特色品牌

审结各类刑事、民事、行政环境资源案件248件,两案入选江苏法院年度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三案入选南京环境资源法庭五周年十大典型案例。办理“某碳素公司等污染环境案” 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在依法惩治犯罪的同时促推企业向绿色高端转型发展,入选长三角地区人民法院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典型案例。与黑龙江省、安徽省多地法检单位会签合作协议,开展跨区域协同环境资源保护。与区生态环境局等单位会签《关于助力玄武区生态文明建设十项措施》,助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启用“钟山生态司法展示中心”,设立“雨花台历史文化司法保护基地”“兴安杜鹃司法保护基地”“浅山司法保护公益林”,“3+N”生态法治文化阵地集群影响力持续扩大。环境资源审判改革经验入选全省环境司法改革典型事例、全市政法系统年度“法治保障十佳案例”。围绕加强湿地损害修复评估系统研究、加强湿地资源监测监管预警等形成专题报告,辅助党委政府决策参考。

 

二、聚焦风险防控,展现法治护航“平安玄武”新作为

严厉惩治刑事犯罪

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审结各类刑事案件465 件,判处罪犯649人,坚决捍卫国家政治安全,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审结贪污贿赂犯罪案件12件15人,“不敢腐”震慑效应持续释放。妥善办理宗教极端犯罪案件,保持高压态势,依法从严惩治邪教犯罪分子。持续深入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工作,严厉打击在江浙沪地区建筑工程行业多次实施敲诈勒索犯罪的某黑恶势力团伙。全链条纵深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审结110件160人,加强与公安、金融监管等部门协作,妥善审理涉缅北涉老挝金三角等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系列专案,有效瓦解跨区域电信诈骗。

防范重点领域风险

落实市法院“金融纠纷漏斗式化解六步法”,引导金融机构从源头把控放贷风险。化解诉至法院前的金融纠纷7155件,诉前调化解金融纠纷3511件,通过失联修复联系到失联欠款人1300余人,通过“以保促调”督促欠款人主动协商近4000人次,新收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数出现拐点,推动破解“小微金融案件积聚难消形成系统性风险”问题成效初显,相关经验在全省法院推广。与区房产局、区物业管理行业协会探索共建“法院+主管部门+物业协会+社区”的物业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开展法治培训3场500余人次,深入社区宣讲9场,审结物业示范诉讼240件,进一步提升居民满意度与物业纠纷矛盾化解水平,防范物业群体性风险。

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诉前调解案件结案21336件。持续推进“1+7+N”全面覆盖、特色突出的“融合法庭”建设,完成辖区7家镇街级平台及14家村社级平台对接,持续推进江苏国际数据港、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特色“融合法庭”建设,两个案例入选全市政法网格员季度优秀案例。参与案件归属地分析系统及数据会商机制建设,准确分解各街道区域诉讼案件数,促推万人成讼率发挥作用。纵深推进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落实江苏微解纷平台“三进”部署,实现与基层治理单位对接率100%,制作“一站式微服务手册3.0 版”,集成各类解纷服务资源,进一步释放“玄商 e 调”“和合 e 解纷”“执行 e 追踪”等机制效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司法服务。以司法建议赋能基层社会治理,主动制发7份司法建议,2份分别获评全省、全市优秀。从个案出发对全区体育场所规范设置 AED 急救设备发出综合治理类司法建议,护航本区文旅业健康发展。

 

三、聚焦民生福祉,探索做深做实“如我在诉”新路径

高质量做好民生领域专业审判

妥善审结教育、消费、物业、医疗、交通事故等涉民生案件1789件。审结教育培训合同纠纷267件,以“审判+调解”“退款+换课”相结合的方式有序处置“某教育培训机构”“某少儿艺术”等涉教育培训机构群体性纠纷,保障家长合法权益。发挥“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诉前调解平台”作用,诉前化解交通事故责任纠纷774 件,同比上升8.71%。关注涉特殊群体纠纷,加强对涉外卖骑手、环卫工人等群体权益保护案件的审判,办理“外卖骑手猝死未尸检,保险公司能否拒赔案”,通过“格式条款”认定引导保险公司规范保险合同条款的制定和保险销售的流程,入选《中国法院 2024 年度案例》。

高标准发挥人民法庭民生领域作用

锁金村法庭发挥“和合紫金”家事审判特色品牌优势,审结涉未成年、婚姻家事案件632件,促成和解撤诉369件,调解撤诉率58.39%,一案入选南京市家事纠纷调解优秀案例,一案入选南京法院家庭教育指导典型案例。发出全市首份“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区法院关工委获评“全省政法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孝陵卫法庭持续擦亮“纷调巷里”品牌,构建劳动争议全链条治理体系,审结劳动争议案件654件,强化前端预防、中端化解、末端衔接,推行清单式“法律体检”等工作经验入选全省法院司法改革典型案例,“多元共建解巷里矛盾 源头解纷绘玄武‘枫’景”获评全省法院优秀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高效率开展民生领域强制执行

落实好人大代表监督执行、24 小时执行备勤、执行局长接待日等机制,扎实开展“小标的 大民生”专项执行行动,累计开展行动65次,为6000余名申请执行人实现债权7900余万元,高效快速将群众的“纸上权益”兑现成“真金白银”。持续推进“易审执”工作机制,化解民商事纠纷26件,涉及标的1000万元,为困难被执行人减免执行费用14.7万元。严厉打击规避执行、逃废债务行为,发布55期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公示信息,司法拘留23人次,罚款8.6万元,与公安、检察机关共建惩戒拒执罪联动机制,移送拒执犯罪线索10条,立案侦查6件,判决1件,着力营造“失信必惩、拒执必打”高压态势,推动涉民生案件快速执行到位。

 

四、聚焦改革创新,打造严谨科学“九分落实”新样本

保质增效,进一步落实司法责任制

准确理解“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推进案件阅核工作机制落地,明确阅核案件及人员范围,全面提升审判质量。两篇裁判文书入选全省法院“百篇优秀裁判文书”,两场庭审入选全省法院“百场优秀庭审”。精准落实人民法院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遵循科学审判规律,杜绝“数据美容”,每月审管通报与数据会商会议中重点分析研判相关数据,充分发挥指标体系“体检表”作用。开展“周情读评”活动,加强部门负责人指标数据动态管理责任,切实以审判管理现代化保障审判工作现代化。

阳光透明,进一步规范司法公开

贯彻落实上级法院关于深化和规范司法公开的改革要求,加强裁判文书上网力度,提高上网文书规范性,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传裁判文书7692篇。强化典型案例报送与发布,4件案例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为全国法院系统与社会各界提供案例参考。举行新闻发布会6次,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各类典型案例24次,以主动公开的方式加强“以案释法”。

分权聚力,进一步优化执行体制改革

深化立审执协调配合,推动矛盾纠纷执前化解。建立贯穿诉前、判后、执前各阶段的履行督促、风险告知体系,鼓励调解员、法官督促调解案件当事人当场履行、自动履行,将“案结事了”纠纷实质化解作为鲜明考核导向。完善“查无履行能力证明”机制,涉金融类执行案件共保全立案13089件,其中4320件案件经筛查发现被执行人确无履行能力后,向金融机构发出证明,不再转入执行程序。各类金融借款纠纷终本结案 1145件,同比下降近38%。2024 年执行首执案件收案数出现拐点,同比下降13.5%。

 

五、聚焦政治引领,塑造敢作善为“政法铁军”新形象
注重党建引领,筑牢政治忠诚根基

坚持“第一议题”制度,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向区委、区委政法委及上级法院请示报告重大事项31次。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主动守好宣传阵地,依托“两微一端”“616 宣讲团”、法治副校长、政法网格员等打造线上线下宣传矩阵,积极开展“八五”普法,政法网格员参与集中见面、下沉街道社区53人次,开展法治宣讲51场,发布原创信息200余条,拍摄的微电影《巷里法官》获全国法院“金法槌奖”三等奖。深推党建业务互融互促,积极转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构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体系,持续开展“优作风 提效能”专项行动,发布4期督查通报,持续激发“一支部一品牌”“明镜高‘玄’”党建阵地效能,第八党支部入选第三批全省“六好”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

注重分类管理,搭好人才培养阶梯

贯彻落实“十四五”人才发展计划,树立鲜明用人导向,完善青年人才育选管用爱全链条机制。实施人员分类管理,制定法官、审判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考核评价办法,修订聘用制人员管理办法。遴选2名青年员额法官,选派2名青年干警至上级法院挂职锻炼,3名干警跟班学先进。优化基层基础沟通路径,建立“院长笔友会”等扁平化沟通交流平台,准确把握青年群体思想动态与能力水平。强化调研人才管理,依托全省法院青年理论学习示范小组“玄法青年沙龙”平台,组织专家讲座、干警沙龙、调研评比,抓实全院青年调研工作,承担2项国家级、4项省级课题,27 篇调研成果获得省级以上表彰或发表,被评为表现突出的省法院调研工作基层联系点。

注重沟通联络,自觉接受各方监督

坚决落实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自觉接受人大及各方监督。向区人大常委会专项报告速裁审判工作,办结主题为“加强对问题青少年及家庭关爱”的人大代表建议,获代表满意。走访、联络代表委员262人次,邀请代表委员视察调研、旁听庭审33次。配合区政协完成“区法院推进劳动争议源头治理工作情况”的重点视察,相关工作获得政协委员肯定。举办“法院开放日”活动6次,切实让公平正义经得起人民群众检视。

 

各位代表,2024年是接续奋斗、成果丰硕的一年,我们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坚强领导、上级法院正确指导、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的结果,是区政府、区政协、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各位代表委员关心帮助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法院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一是对照审判工作现代化要求,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实质化解举措不够精细,成效不够显著,司法为民举措有待进一步创新。二是对照审判管理现代化要求,少数案件办理周期较长,审判效率还需进一步提升。三是对照队伍建设现代化要求,意识形态责任传导不够紧实,队伍管理压力传导不够有力,司法作风建设和人员分类管理有待进一步强化。对此,我们将深入剖析调研,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

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区法院总体工作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精准把握和深入落实区委和上级法院各项部署,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做深做实“公正与效率”,做优做好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努力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玄武新实践。

一是坚持政治与法治并重,在凝心铸魂上谋新篇。坚决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纲”和“魂”融入审判执行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抓紧抓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决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注重培育法官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和规范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工作,确保法院各项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

二是坚持稳定与发展并重,在精准护航上谋新篇。贯彻落实“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要方法论,围绕“产业强区”建设中心工作不断创新举措。充分发挥环境资源、知识产权等案件集中管辖以及商事审判、破产清算等法治资源禀赋优势,服务好传统企业绿色转型,护航数据要素、人工智能、跨境电商等新质生产力健康发展。

三是坚持公正与效率并重,在提质增效上谋新篇。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从严惩处涉黑恶、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推动建立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协同开展未成年人犯罪纠偏工作。持续完善金融、物业等重点民生领域风险防范化解机制,保障平安玄武、法治玄武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融合法庭”建设,加强司法建议工作,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四是坚持守正与创新并重,在革故鼎新上谋新篇。精准把握和积极践行人民法院“六五改革纲要”,全面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以审判质量指标体系、院庭长阅核制、人民法院案例库等为抓手,系统提升司法审判工作水平。积极推进执行机制改革,探索立审执破裁一体化机制因地制宜落实路径。深化法院“一张网”集成改革,以更多智能化、便捷化场景促推审判工作现代化。

五是坚持严管与厚爱并重,在强基固本上谋新篇。常态化开展理想信念、廉政警示教育,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筑牢根本,确保队伍绝对忠诚。以严的基调正风肃纪,提高司法作风检查通报频次和力度。关心关爱干警,健全完善人员分层分类考核机制,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激发队伍内生动力。

各位代表,我们将在区委坚强领导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下,认真落实本次大会决议,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切实提升履职能力,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玄武新实践注入司法动能、贡献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