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法院动态

“小法庭”办“大民生”——锁金村法庭多元化解家事纠纷
日期:2021-09-06 浏览次数: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近年来,锁金村法庭始终坚持司法为民的工作理念,客观公正审理案件、诉源治理化解纠纷、切实开展普法宣传,厚植为民情怀,践行为民使命,最大限度把矛盾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当地。

做好家庭关系的“修复者”

锁金村法庭在案件审理中,始终坚持“温暖、维护、协同、舒心、修复”的未成年人家事审判工作理念,与妇联、公证处、律协、社会组织等开展深度合作。今年以来,成立了玄武法院“紫金”少年家事协同保护中心,汇聚多方力量,形成“N+3”保护机制,同心护家,呵护孩子的成长,共同做好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

2018年以来,锁金村法庭依托“三八红旗手工作室”,先后与南京市、区两级妇联,南京公证处,南京市律师协会婚姻家事与财富管理法律专业委员会,社会组织等开展深度合作,形成了一套具有玄武特色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2020年该工作室荣获南京市政法系统关工工作品牌优胜奖。

今年1至8月,南京律协婚财委律师参与调解案件85件,调解成功率49.4%;人和社会矛盾调解中心汤自能老师参与调解60起案件,调解成功率33.3%。此外,锁金村法庭还与心理专家达成了合作共识,通过邀请心理专家参与当事人对立情绪强的案件,帮助当事人缓解矛盾冲突,疏导心理问题,促进案结事了。

做好辖区治理的“服务员”

锁金村法庭将“法官进网格”与“无讼社区”创建紧密结合,主动融入辖区治理,法官、调解员等多元解纷力量定期下沉网格,以法院政法网格员的专业化助推网格建设的法治化,用实际行动打通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米”。

锁二社区是老旧小区,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邻里纠纷也较多,锁金村法庭作为专门审理少年家事案件的法庭,与锁二社区结对共建,签订“关爱阵地协议书”,深度拓展网格,倾心打造关爱阵地,重点维护老年人、妇女、儿童等群体的合法权益,主动摸排矛盾,多元合力上门化解纠纷。法官、调解员与社区主任一同在香铺营社区耐心调解一起母女间的共有物分割纠纷,努力修复母女关系。法官与关工委老同志一起走进锁四社区,倾听群众对物业管理的困惑并答疑。与社区主任、网格员保持密切联系,在纠纷化解、信访维稳等方面高度警惕和防范重大风险隐患,加强研判预警,做到早识别、早防范、早控制、早化解。

2015年锁金村人民法庭被设立为南京市人大常委会首批基层立法联系点,今年以来先后对《南京市电梯安全条例(修订草案)》《南京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条例(草案)》《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决定(征求意见稿)》等提出修改建议。

做好法治精神的“传播者”

做好普法宣讲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的活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活动。以法治副校长为依托,8名法官及法官助理作为法治副校长,8名关工委老同志作为法治辅导员,与学校结对,开展“法律伴我成长”专题系列讲座,做好法治教育工作,2021年上半年共开展法治宣传近30次,受众达1万余人。

切实做好《民法典》宣讲,实地走访锁二社区、蒋王庙社区、铁匠营社区等多个社区,主动了解社区法律服务需求,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并向群众赠送民法典。在锁二社区挂牌成立关工站和基层少年法学院,常态化开展法治教育、帮教、帮困、助学等关爱活动。

开展专题法律宣讲,针对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实施情况,在建宁中学、樱花小学、玄武中专等开展法治课堂,为家长、孩子以及即将进入社会的“准老师”针对性进行法律宣讲,为未成年人成长保驾护航。

组织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等20余名小学生到小红梅信仰生活空间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宣讲党史,组织孩子们集体朗诵诗歌“中华 中华”,切实培养孩子们爱国理念与意识,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做好疫情防控的“战斗员”

面对突发疫情,锁金村法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主动联系并下沉网格,协助核酸检测、参与社区联防联控、开展防疫排查。在防疫之余,法官们也抓紧案件梳理,积极开展电话调解、线上开庭、云调解等工作,将线下诉讼服务搬到线上,最大程度保障审判活动的正常开展。

针对疫情期间依法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结合《民法典》、新修订的“两法”,精心制作了“疫情防控背景下未成年人保护与心理调适”为主题的网络直播课程。

邀请家长、学生及社区居民观看网络直播课程,引导辖区内未成年人及家长消除焦虑和恐慌心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心理“免疫力”,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近1.4万名家长、中小学生及网民收看此次网络直播课程,获得4.5万点赞。

随着“紫金”少年家事协同保护中心的成立,法庭也将进行更多的探索、实践与完善,切实做好与社会各界力量的合作,将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