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引领 五心诉服
第一党支部共有19名党员,其中7人为员额法官,8人为法官助理,1人为行政附属编制,3人为聘用人员。近年来,第一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筑牢党建根基,创新创优党建品牌,不断激发党建红色引擎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带动各项工作持续深入发展,荣获“全省法院立案信访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党支部,涌现出三八红旗手、岗位服务标兵等先进典型。
五心诉服第一心:用热心服务人民群众
诉讼服务窗口是法院司法便民的第一道窗口,是连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用赤诚的热心服务好人民群众。为及时回应满足群众诉求,第一党支部在导诉台、立案窗口设置党员先锋岗,压实首办责任制,以“如我在诉”的工作理念,做知群众冷暖的热心人。提供全过程一对一引导服务、全问题覆盖式解答服务、全流程便捷式指导服务,有效解决来访群众不懂法律、不了解法院、不知道流程的“三不”难题。对于当事人普遍存在的诉讼焦虑,包括不知道立案需要准备哪些材料、立案后多久才能开庭,开过庭怎么还不判决的三连问,制作诉讼流程图予以公示,配合人工讲解不同审理程序的审理期限,确保解开当事人紧锁的眉头,用热心服务换取当事人的安心舒心。

五心诉服第二心:用爱心关怀弱势群体
针对老弱病残孕、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用爱心传递力量,用服务温暖人心。开通1号绿色立案通道,提供休闲服务驿站,配备小药箱、充电线等便民小物,以及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等应急设备,让当事人感受到温暖、贴心,而不是冰冷和距离感。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因此重点针对老年人群,推出“易畅诉+一站式+E服务”适老型诉讼服务,根据老年人自主参与诉讼能力的强弱,分三级提供问答式、陪伴式乃至上门式诉讼服务,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置“银发驿站”,配备轮椅、老花镜等适老化服务设备,制作“银发驿票”,提供大字版立调审执访全流程指引表,让老年人享受到高效优质的诉讼服务。此外,针对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案件,特别是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纵向打通立案、调解、审判流程,实现无缝衔接,全面压缩办理时间,以最快速度维护好妇女儿童权益。

五心诉服第三心:用真心融化情感坚冰
把调解作为当事人双方情感裂痕的粘合剂,用真心换真心,消除对立矛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调解全过程,画出最大同心圆。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期间,花园路社区产生老旧物业升级难题,通过“查协调诉”四步走,支部书记带队多次深入该小区,实地了解小区历史、业委会调整、业主意见等复杂因素后,以第一视角体会原自管物业门卫的生存困境,在多次沟通下,业委会同意给予门卫适当补偿,最终纠纷得到实质化解。

在另一起监护人责任纠纷案件中,李某称自己防盗门被邻居马某40多岁,有智力障碍且行为暴躁的儿子小马破坏,每日生活担惊受怕,多次沟通失效产生口角,矛盾逐渐激化,马某赌气,放任小马,不加看管,双方气氛剑拔弩张。调解员多次电话沟通、上门调解,均遭遇闭门羹,但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最终还是用诚意打动了双方,心平气和的坐下来,调解员说道:“邻里纠纷摩擦磕碰并非深仇大恨,文明礼让互帮互让才是相处之道”,通过调解员字字在理的劝解和沟通,双方都认识到了各自的问题,最终握手言和。
五心诉服第四心:用匠心探求事实真相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每个法院人矢志不渝的工作目标,在追求公平正义的路上如何兼顾公平与效率,第一党支部速裁法官陈依用行动给出了答案。在审理一起因火灾引发的财产损害赔偿案件中,一小区的地下车库被改造为汽车配件仓库,一场意外火灾让十几家商户多年积蓄付之一炬,因着火面积大,灭火导致积水严重,物品严重损毁,要么已化为灰烬要么已面目全非,为客观公正认定受损财产价值,在鉴定人员几度放弃,当事人极不配合的情况下,陈依法官面对困难,没有畏惧,多方奔走协调,在三九寒天踩过积水,忍住发霉恶臭带来的不适,连续数日奋战在现场协助鉴定人员登记造册,最终让当事人的财产损失得以公平认定。在另一起“谁动了我的保时捷”案件中,两车并排停放在公共停车场,杨某取车时发现车辆右后门遭到剐蹭,停靠在旁边的车主朱某再三表示停车很小心,肯定没有碰到杨某的车,双方各执一词。由于停车场摄像头距离车位较远,公安机关治安摄像头也因技术故障调取无果,为查清事实真相,承办法官决定组织各方当事人还原现场,经过多次测试比对发现,由于车型不同,车门存在高度差异,无论何种状态下,朱某车辆开门均无法碰到保时捷右后车门损伤位置,在事实面前保时捷车主最终撤回起诉。

案件虽小,民心千钧。以匠人之心孜孜以求事实真相,真正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办好每一个小案,让当事人感受到公平正义。
五心诉服第五心:用恒心构建社会和谐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坚持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守护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一颗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恒心。第一党支部步步为营,采取三项举措三化协同,筑牢基层治理防火墙。
第一,构建开放化体系,提升基层治理结构性。2021年开始,第一党支部以诉讼与非诉相衔接为轴心,设立“诉讼与非诉讼对接中心”“非诉讼纠纷解决分中心”,将政法网格员作为网格联络哨兵,负责网格需求与两中心对接,利用政法网格员配套机制,落实调解平台三进工作,累计调解成功案件近千件。
第二,树立法治化思维,提升基层治理规范性。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诉源治理体系,积极推动纠纷多元化解纳入法治轨道, 以《诉前调解案件诉讼辅助事项办理工作指南》为基础,制定诉前保全、诉前鉴定、诉前送达等制度细则,建立起全生命周期的诉非衔接运行体系。
第三,发挥专业化优势,提升基层治理靶向性。发挥专门领域、专业调解队伍优势,链接人民调解、特邀调解、律师调解、公证调解,依托“和合e解纷”家事调解品牌以及“玄商e调”商事调解品牌,以及金融、物业、道赔等类型化案件专业调解团队,对基层纠纷区分类别,引流至对应专业调解团队,开展针对性调解。32家调解组织月均调解案件百余件,有效提升了矛盾纠纷解决的指向性和基层治理的靶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