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半是刀锋 半是丝柔
她一程烟火 一程诗意
她们是身着法袍的“铿锵玫瑰”
她们是敲击法槌的“正义女神”
她们有着自己的倔强
有人曾笑她:“高跟鞋上不了审判席”
她却踩着铿锵的节奏
让每一次叩问都掷地有声
有人质疑她:“太感性判不了是非”
她却用专业辨明真相
用共情力抚慰人心
让正义生出了温度,吐出了芬芳
她们也有B面人生
脱下法袍
她们是周末带孩子野餐的超级辣妈
也可以是健身房的撸铁女王
亦或是深夜追剧的“互联网嘴替”
还可能是学习才艺的“时间管理大师”
不论你的A面还是B面
都自成诗篇、闪耀无限
也许她们还有不为人知的C面呢
让我们展开一场“灵魂拷问”~
当初为什么选择做一名法官呢?
王萍:80年代大学里学习法律是枯燥的,没有如今这么丰富的案例。大二在玄武法院的实习经历,让我下决心选择了从事法官这一职业!那时的法庭是简陋的,也没有庄严的法袍,每天跟着审判员靠双脚和自行车外出调查、调解!但调解成功的喜悦、当事人感激的情绪,胜过一切辛苦,让我体会到自我的价值!随着工作阅历的增加,年龄的增长更让我对法官这份职业有了执着的热爱!经常有人问我,法官工作这么琐碎、辛苦,你怎么还能这么有激情?我的回答是,因为热爱,所以坚守!迷途知返的孩子,破镜重圆的家庭,因调解而修复的亲子关系,我们的付出,让冰冷的法律条文充满温情和暖意,这是我坚守的动力!
马锐:当法官让我觉得人生有意义。在社会中,人们难免会有纠纷和冲突,法官就像一个“裁判”,通过公正的裁决,让事情回到公平合理的轨道上。这种维护正义的感觉,会让人很有成就感。法官每天都在处理各种案件,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当事人由衷的感谢让人感到开心。法官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条文、案例,这份工作让人能够保持学习的热情。总而言之,当法官是一份充满挑战和成就感的工作。
牛利梅:为什么想做法官?张居正曾言:“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官,是每个环节、每道流程都必须严格依法处理的职业。在法律框架内,把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落到实处,把公平正义、定分止争的理想融入每个具体的案件,既是对法官的挑战,也是法官职业成就感的来源。在有限的司法空间和无限的诉讼争议之间弹跳,对世事和人心的观察变广了,对法律的认知加深了,情感的韧性也在一步步增强,心态也日益平和,挺好。
谭雨欣:在成为法官的道路上,看到当事人的焦虑、愤怒或悲伤,体会到每个案件背后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人生困境;看到案情的纷繁、复杂或焦灼,体会到办好每个案件都是对社会秩序的修复和引导。夜深人静时问自己,为什么要成为一名法官?我想是始于童年对职业威严的懵懂认知,立于少年对公平正义的强烈愿望,定于青年守护人间烟火的温柔坚韧。
生活中你有没有“法官职业病”?
胡紫娟:口头禅:来来来,换位思考一下
促成执行和解的过程中,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换位思考一下,你穿TA的鞋子试试?
面对不肯支付抚养费的父(母)亲:来来来,你换位思考一下,孩子是TA带,饭是TA做,学习是TA管,作为亲爹(妈),你连个抚养费都不肯出?
面对借钱不还的昔日好友:来来来,你换位思考一下,没人帮你的时候,就TA真金白银掏钱给你,利息都不收,你现在一毛钱不还?
来来来,大家都换位思考一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嘛!
邵小波:熟人恐惧症
根据法律规定,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原告撤诉或按撤诉处理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裁定不予受理。当案件系统里新收离婚案件再次蹦出那似曾相识的名字,禁不住唏嘘“六个月过得可真快呀”,将再一次倾听他们的痛苦与欢乐、光明与黑暗。时光机机票已订购,又将穿梭回他们的过往——
孙家凤:作为一名法官,我深知自己的职业习惯已悄然渗透至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会不自觉地分析起遇到的各种情况,如果上了法庭会怎样怎样,我该如何判,这种习惯有时会让我在轻松的氛围中显得过于严肃。我意识到,我的法律思维和对正义的追求,在工作上是宝贵的财富,但在私人生活中有时却需要我放下法槌,换上更为随和的笑容。我正努力在职业与生活之间找到平衡,让法律的智慧温暖而不失人情味地融入我的日常。
史丽萍:【责任能力篇】
生日蜡烛已经点亮。
妈妈突然庄严宣布:“根据刑法第17条,你已具备刑事责任能力,温馨提示******”
法二代盯着蛋糕上的“16”蜡烛颤抖:“这烛光莫不是法治的火焰在燃烧吧……”
比起其他妈妈的血脉压制,法官妈妈和法二代的日常攻防充满了职业压制,虽然偶尔也被法二代“法律偷袭”成功,但更多时候那些藏在职业用语里的爱,比血脉压制更精准,更坚定。
作为一名女法官,说说你的高光时刻吧!
赵佳:2020年12月21日,那是我第一次开庭审理刑事案件。当我穿着法袍走进法庭,看到法警已将被告人押解到位,公诉人及辩护人均已就位。走到审判台坐下的瞬间,发现手心已满是汗。国徽在审判席上方折射着晨光,与在座的各方共同注视着我。当法槌叩响实木的瞬间,审判长席的触感突然变得真实,触碰到开庭前已经翻阅了数遍的卷宗,看见书记员飞速跳动的指尖,内心才渐觉踏实……这样的时刻,现在每天都在重复。不变的是初心,变化的是内心对刑事审判与日俱增的沉稳与热爱,也越发体会刑事审判的真谛——惩恶行、正纲常,安民心。
朱丹:去年夏天审理了一起供应螺丝的买卖合同案件,该案标的20万,但双方因为螺丝是否存在质量问题争执不下,情绪都很激动,诉讼前他们多次沟通失败,导致互相不信任,谁也不肯让步。然而,经咨询,如启动鉴定对螺丝质量进行检测,鉴定费用高达6、7万,几乎占据诉讼标的的1/3,不仅耗时耗力,更可能让双方陷入更大的矛盾、承担更多的诉讼成本。当时我就想,能不能找到一个更务实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我决定约双方去工厂仓库查看这批螺丝。工厂里堆满了麻袋,我们就一起翻找螺丝,一个个拧螺母,一边为后续可能的鉴定确定检材,一边从诉讼成本、鉴定风险的角度给他们分析,提醒他们如果坚持鉴定,不仅费用高,还可能面临不确定的结果。同时,我也提到他们之前是朋友,合作多年,没必要为这件事彻底闹僵。
慢慢地,双方的态度开始软化,最终同意调解。当他们签下调解协议,并真诚地向我表示感谢时,我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那一刻,手上的机油味仿佛也变成了一种荣誉的象征,提醒着我,法官的工作不仅仅是坐在法庭上审案,更是要用智慧和耐心去化解矛盾,让当事人感受到法律的温度。
孙金凤:记得2021年10月27日上午调解的一起继承纠纷案,当时髦耋老人王某刚病逝,他共有四个儿子,其老伴已于10年前去世,王某生前参加房改获得一套80多平方米的房屋产权,三儿子向法院起诉要求继承房产的四分之一,二儿子持王某的公证遗嘱要求继承房产的十分之七,贫病交加的四儿子不同意分割房产并要求继续居住。在法庭里我一边礼貌地听、睿智地答、冷静地思考,一边不偏不倚地主持双方调解,终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房产由各人继承所有权,并由四儿子无偿居住到百年。那天调解结束时我感觉秋日的阳光特别灿烂明媚,心里特别温䁔,这就是我的高光时刻!
你心目中的完美女法官是什么样的呢?
李杰:刚柔并济,守护正义——我心目中的完美女法官
她们的刚,是对法律的尊崇与捍卫。面对复杂案件,她们以专业为刃,精准剖析,让真相浮现;面对违法犯罪,她们铁面无私,伸张正义。那敲响的法槌,是维护公平的强音,更是法治精神的宣告。
她们的柔,是对人性的理解与关怀。面对痛苦无助的当事人,她们耐心倾听,给予温暖;面对弱势群体,她们伸出援手,传递法律的温度。那温柔的眼神,是架起信任与希望的桥梁,让法律有了人性的温度。
刚柔并济的女法官们,是正义的化身。她们用行动诠释法律的尊严与温度,守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方田:我心中完美的女法官正直、善良、温暖。她有着“硬骨头”的坚毅,具备扎实的法律素养和坚定的职业操守,面对复杂案情,抵住各方压力,始终以法律为唯一准绳,坚守原则,毫不退缩。她有着“巧舌头”的智慧,精准把握争议焦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剖析法律关系,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分析各方利弊。她让法律不再晦涩难懂,让公平正义以一种打开天窗说亮话的方式传递给每一个人。她有着“软心肠”的柔情,以细腻的视角去关注各方需求,展现司法的共情力和人文关怀,使法律不再是冰冷的条文,背后的有情有义更加具象化。
郁苏:我心目中的完美女法官,是智慧与温情并蓄的存在。她专业素养扎实,面对复杂金融案件,能精准剖析晦涩条款,厘清资金流向,看穿复杂的金融陷阱。在庭审上,她思维敏捷,逻辑缜密,用清晰的条理引导各方,让真相水落石出。她又满怀温情,体谅金融纠纷给当事人带来的生活困境,耐心倾听诉求,以公正裁决化解矛盾,维护金融秩序,守护百姓权益,用坚定的信念与细腻的关怀,诠释司法的力量与温度 。
陈依:我心目中的完美女法官是这样的:
她 工作中温和而坚定,柔肩亦能担正义。面对工作中的困难与挑战,面对复杂的案件和社会的压力,她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与精神,始终坚守内心的正义与良知,勇敢捍卫法律尊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她让法律更温情,让天平更闪辉。
她 生活中乐观而豁达,独立亦自信从容。换下庄严的法袍,在忙碌和压力之余,面对尘世中的琐碎,她能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不拘于一时一境,像子瞻先生一样“且陶陶 乐尽天真”。她心有阳光,自信芬芳。
她们写给所有的女孩
人生从来不用二选一
你可以自成一派
“未来”的席位
永远为坚韧、正义、温柔的勇敢者保留
我们致敬每一位她
当你们坐上审判席
世界听见了正义的另一种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