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偶·记
文化自信的“西游”之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的体系。在对外的文化输出中,中国故事存在着传不出去的问题,一方面,西方文化在全球占据着绝对市场,想要打破西方的文化垄断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形成文化输出的工业化体系;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他文化境遇下,想要真正理解其内涵,着实不易。这就导致在国际上,中国故事难以理解,不被看好,不被重视,但是有这么一个人物,如同西游故事中的自己一样,跳脱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
公元16世纪,明末小说家吴承恩将民间传说和玄奘西行的故事结合,创作出了中国神魔小说中的至臻瑰宝——《西游记》,小说前半部分讲述了在石头中出生的孙悟空,习得本领,大闹天宫,后半部分讲述孙悟空跟随唐僧前往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在动画作品中,孙悟空的形象经历了从模仿到创新的变迁。早期动画如《铁扇公主》虽然受到了迪士尼风格的影响,但已展现出孙悟空的独特魅力。随着时代发展,孙悟空的动画形象逐渐回归中国特色,如京剧脸谱的应用,这体现了中国动画创作者对传统 文化的深入挖掘与再创造。这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正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影视作品中,孙悟空的形象更加丰富多彩。从经典的86版《西游记》到现代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孙悟空的形象不断被重塑,但始终保持着其核心的勇敢、智慧、正义。这些影视作品不仅在国内广为欢迎,也在国际上赢得了赞誉,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影视创作者通过对孙悟空形象的精心塑造,传递了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增强了国内外观众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一直以来,国际上的电子游戏领域,都缺少中国作品的身影,但2020年来,一款以西游为蓝本改编的电子游戏开始走大众的视野之中,《黑神话悟空》在继承经典元素的基础上,对于传统的深度挖掘和精彩呈现,以大家熟悉并喜爱的孙悟空为核心,展现出具有魅力的神话世界,吸引了大量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玩家,游戏以独特的方式重构了《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并融入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神话传说、宗教信仰、哲学思想等等。这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在创造,体现了中国游戏创作者对于本土文化的自信和自豪。
从动画、影视、游戏中的孙悟空形象的变迁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创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以及对文化创新的追求与实践。这种文化自信不仅体现在对孙悟空形象的塑造上,更体现在对中国文化整体价值的认同和弘扬上。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孙悟空”在不同领域中得到传承与创新,为中国文化传播与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