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

请稍候,正在加载页面……

媒体报道

首页新闻动态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 13
    2014.02
    玄武法院邀8位法学教授会诊疑难案件
    玄武法院邀8位法学教授会诊疑难案件

      扬子晚报网讯(通讯员玄法记者张源源)由玄武法院参与共建的“南京大学中国法律案例研究中心研究基地”近日挂牌成立,当天,玄武法院邀请南京大学法学院8位教授,与该院50多名一线审判人员一起,就司法实践中遇到的疑难案件进行研讨。

      会上,专家和审判人员就婚姻家庭、合同保险、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等领域的11个疑难案件进行讨论,从案件定性、法律适用、案件争议及现实意义等角度给予评析。法官们说,研讨会将审判工作中遇到的疑难案例拿出来,与专家同事一起讨论,有益于拓展审判思路。据悉,这样的案例研讨会将定期举行。

  • 12
    2014.02
    法官之累,南京法官生存状况调查
    法官之累,南京法官生存状况调查
      1月1日,晚上8点多,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徐明突发脑溢血,送往医院抢救,至今还处在昏迷中。出事的前一天,43岁的徐明刚从深圳执行完一起案件回宁。他已有近半个月没有好好休息过。而在2012年,玄武法院的法官王辉,也累倒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再也没有醒来……
      法官,在你眼中,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会是影视剧中那个穿着法袍的威严形象吗?确实,许多法律人起初就是奔着这个形象而去的。但现实情况却是,在繁重的审判任务和社会大环境的压力之下,很多法官更像一个社区居委会大妈的角色。他们除了被本身巨大的工作量压得喘不过气来之外,还承担了许多琐碎的、原本不属于法官该做的事情。而这些事情,正在逐渐稀释法官应有的权威和尊荣。
      近日,现代快报记者在南京玄武法院、鼓楼法院、秦淮法院等基层法院蹲点采访近20天,跟随法官一起工作,试图体验他们最真实的工作状态。
      突发
      执行局副局长突发
      脑溢血昏迷不醒
      “救命”,是徐明在昏迷之前,最后说出的两个字。
      2014年1月1日晚上8点多,南京市公安局110接警中心突然接到电话,电话中,报警的男子只来得及说出“救命”两个字。随后,任凭接线员怎么呼叫,再也没有回应。
      这个报警电话来自南京市玄武区墨香山庄。110民警随后赶到了这名男子的家,破门而入后,发现他倒在地上,手里紧握着一部手机,已经不省人事。他就是玄武区法院执行局副局长徐明,今年43岁。经医生诊断,徐明病倒是因突发脑溢血所致。至今,徐明还在医院抢救,仍然昏迷。
      4年前,徐明从金湖县法院调任南京玄武区法院执行局副局长,一家三口分居三处。执行工作非常忙,尤其是去年南京法院系统推出“执行110”后,分管案件指挥执行的他,每天24小时处于待命状态。尤其是年底到了,他更是忙碌,已有近半个月没好好休息。
      “徐明是累坏的。”只有徐明的法官同事们,能够体会到背后的累字。而在2012年11月,也是玄武法院,57岁的法官王辉累倒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再也没有醒来。
      生存状态
      1 案多人少的现实困境
      李伟,1979年出生,玄武法院锁金村法庭副庭长,从事审判工作有8年的时间。
      近三年来,南京两级法院审判人员增幅2.42%。但是,同期南京地区两级法院受案数量增幅达11.46%
      一个基层法官的一周
      法官该有多累?他们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近日,现代快报记者跟随玄武法院锁金村法庭副庭长李伟,贴身“工作”了一个星期,真切感受到了一名基层法官的工作状态。
      周四 开庭日 出宣传画报 写文书
      9:00~10:30
      这天是李伟的“开庭日”。锁金村法庭一共有6个审判员,只有两个法庭。李伟和另外一名法官合用一个法庭,周二和周四轮到李伟使用这个法庭。
      上午9点准时开庭。身穿法袍的李伟落座。这是一起夫妻矛盾引发的银行借贷案件。庭审进行了一个半小时。李伟并没有当庭宣判,而是组织双方进行了调解。但是,当庭没有调解成功。
      10:30~12:00
      刚脱下法袍,李伟还没在办公室坐稳,桌上的电话就响了。是一个案件当事人打过来咨询情况的。
      “每天都会被这样的电话包围。”李伟说,一个案件至少有两个当事方,几乎每一方都会打电话来询问情况。他一年要处理300件左右的案件,至少要接触600多个当事人。办公室的电话就是热线。
      距离中午下班还有一点时间。李伟打开电脑,他要制作一份《锁法月报》。这是锁金村法庭搞的普法小报,这个月轮到李伟做编辑。
      下午
      中午吃完饭,李伟一般都要伏案休息半个小时。而中午剩下的时间,大部分用来写文书。
      “一有空就要写文书,几乎永远也写不完。”李伟说。每一个案件,无论是宣判,或者调解,都要有文书出来。每年审理两三百起案件,文字量就要在百万字左右。
      下午原本有庭审。但案件的被告因有事,来不了。突然多出了半天时间,李伟正好用来写文书。
      周五 调证据
      这天李伟的工作主要在院外。因为有一些证据需要他调取。
      上午,李伟跑到建邺法院,找到一起合同纠纷案件的承办法官,调阅了所有卷宗。下午,李伟去了位于河西的南京行政服务中心,向工商局调取一家商贸公司的注册资料。之后,他又开始写文书。
      周六 加班 调解
      对于李伟和他的同事们来说,周六上班已经成了常态。
      上午,锁金村法庭要召开案件研讨会。谁的手里有相对复杂疑难的案子,都可以拿到会议上讨论。李伟说,这种交流方式,既能给自己手里的案件厘清审判思路,又能向同事学到不少东西。参会的一共有5名法官,会议一直持续到近12点。李伟拿到会议上讨论的,是一起确认合同无效的纠纷。
      下午,李伟在办公室写文书,同时接待案件当事人。这天下午,李伟成功调解了一起案件。
      周日 休息
      这是陪女儿的时间。忙碌了一个星期之后,李伟最大的奢望,就是安安静静地陪女儿。
      李伟的女儿快满两周岁了。
      “她特别黏我。”让李伟愧疚的是,女儿快两岁了,他却没带她出过远门。“我一个星期,也就休息一天,跑不远。”李伟希望将来每个星期都能有个双休,然后好好地陪女儿,陪家人。但是,这个星期天,李伟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他还有许多积压的法律文书没有写完。
      周一 外出保全
      上午,锁金村法庭开会。会后,李伟开始了一天的重点工作:要为两起经济纠纷案件保全房产。
      李伟根据原被告双方陈述的事实,各写了两份《民事裁定书》和两份《协助执行通知书》,并向法院申请加盖公章。裁定书是同意原告的申请,对被告的房产进行查封保全。《协助执行通知书》要交给南京市产权市场处,请他们协助执行。
      写完这四份文书,已经是中午。
      下午,李伟拿着这几份文书,先来到房产交易中心的档案馆,对被告人的房产情况进行调档查阅。之后,李伟又来到房产交易大厅。这里有一个专门的司法窗口,负责办理查封保全等工作。李伟排了近一个小时的队才轮到他。虽然有了这两份法律文书,但根据规定,还要填很多的表格。等这些房产全都查封完毕,已经近5点了。
      周二 开庭日
      又是开庭日。上午,审理的是一起合同纠纷案件。庭审的两个小时内,李伟调解了5次,但都没有成功。下午,也是开庭。审理的又是一起合同纠纷案件。庭审一直持续到下午的5点多。
      周三 学习 开会 写文书
      这天,李伟的一个案子,要上法院的审委会讨论。李伟提前准备好了汇报材料,汇报结束后,参加的审委会领导要对案件进行表态和投票,最终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来决定案件审判的走向。
      下午,锁金村法庭有一个业务研讨会。这一次,邀请的是一个法学院的教授,来谈民法上的一些问题。对于这样的业务学习,李伟一般都会到场。“法律太博大精深,不学习会被淘汰。”
      周四 开庭日
      今天,又是李伟的开庭日。上下午各安排了一个案件开庭。
      ……
      审一个案件
      约需要21.9小时
      2012年办了300多个案件,2013年,又接手了300多个案件。如此多的案件压过来,让李伟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李伟是南京基层法院法官的缩影。案多人少,已经成了南京基层法院一个主要难题。
      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院长周迅也深有同感,他说,“我们玄武法院从事一线审判工作的,只有50个人,而每年的案件都在1万件以上。”其中4名法官,在手的案件已经超过了140件。
      “办一个案件,并不仅仅是开庭这么简单,要耗去法官庭外的大量时间。”周迅曾经专门做过调研,法官接手一个案件,如果最终以判决结案,大约需要21.9个小时。时间分配如下:保全3.3小时、调查3.6小时、鉴定和评估1.9小时、开庭前阅卷0.5小时、开庭3.9小时、调解1.2小时、庭审结束后双方谈话1.5小时、制作判决文书6小时。
      时间耗得最多的是在判决文书上。有些事必须要在办公场所做、上班时间做,比如调解、开庭、保全等,但判决文书的制作,却可以在其他时间,在家中。因此,许多法官只能挤占自己的私人时间,来完成自己的审判工作。节假日加班便成了常事,夜里加班也成了常事。
      鼓楼法院的胡腾云法官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个刚过去的元旦节,她哪里也没去,在家里写了几份判决文书。
      案多人少的困境
      每年的受案数在上升,但审判人员的数量却并不增加,这样的困境,让周迅很无奈。
      玄武法院给现代快报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是该院法官的人均办案数量,2009年人均151.21件,2010年173.45件,2011年253.29件,2012年187.29件,2013年1-10月份,人均138.29件。 玄武法院的人均办案数,在全市法院中,都在第三、第四名的样子。
      “案件数量基本是在呈上升态势。”周迅说,尤其是2013年,案件数量特别多。这跟大的经济环境有关,一旦经济环境有波动,各种经济纠纷案件就纷至沓来。
      案件数量在上升,但审判人员却没有上升的。2012年玄武法院面向全国,遴选了12名法官,但也是补充了辞职或者退休的名额,一线审判人员并没有增多。
      南京地区两级法院都面临案多人少的困境。据现代快报记者了解,近三年来,南京两级法院审判人员增加26人,增幅达2.42%。但是,同期南京地区两级法院受案数量增长了12618件,增幅达11.46%。
      一年承担多少案件
      才合适
      在这个社会转型期,案件数量增多,已经是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那么,一个法官,工作量的多与少,到底该如何衡量?到底承担多少案件,才是合适的?
      南京玄武法院院长周迅也专门做过测算。测算的结果是,年办案数量在138件至214件,是最合适的。“低于138件,法官的工作可能太过清闲,而如果超过了214件,也并不合适。”而这还是理论测算的状态,包含了一些能够调解和撤诉的案件比例。现实情况是,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了20多名基层法官,大部分法官都认为,办案数超过150件,就很难应付了。目前,玄武法院人均的办案数量确实在这个区间内,但有部分法官却已经超过了上限,如李伟,年办案数量都超过了300件。而大部分的法官,都处在超负荷状态。
      “审判案件,和做其他事情不一样,不是干得越多越好。”周迅说,办案质量依赖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对案情的充分了解;二是对相关法律问题的充分讨论;三是对法律文书的反复推敲。“这三项工作都需要精力和时间来完成,超负荷的工作量,使我们的法官很难在每一个案件的办理中都达到这些要求,办案的质量也就难以保证。”周迅说。在数量与质量之间,如果无法取得平衡点,办案质量势必会打折扣。
      生存状态
      2 尊荣感在渐渐消弭
      常常被跟踪、谩骂、攻击、侮辱甚至殴打
      审判任务繁重,对于法官来说,相对还能接受。但是,法官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他原有的尊荣感,却在现实中渐渐消弭。谁剥夺了法官应有的荣誉和光环?
      失去了从业之初的神圣感
      “我现在就经常建议师弟师妹,不要去法院。”面对记者的采访,丁冬冬直言不讳。丁冬冬是玄武法院少年家事法庭的法官,从业4年。这4年间,丁冬冬发现,现实与她当初的理想越来越远。
      从业6年的刘娟也有这样的感受。刘娟是秦淮法院刑二庭的助理审判员。这个南京大学法学院的高材生,曾经以法官这个职业为荣,“面临就业的时候,我觉得对于法律人来说,法官是个最好的归宿。可以通过法律来解决社会矛盾、实现公平正义、坚守社会道德与良知的最后底线。”但现在,刘娟却没有了那种神圣感。甚至感觉到了某种自卑。
      “我们的尊荣感在哪里”
      在采访中,丁冬冬、刘娟等这些刚履职不久的法官,也对现代快报记者说过累或者收入少,但更让他们感到困惑的是法官这个职业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样子。
      法官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是一个怎样的职业定位?怎样的职业形象?“威权法官”,在现代快报记者采访的十多名法官中,这个定位多次被提及。在许多基层法官看来,坐堂问案、与社会保持恰当的距离,是威权法官的应有之义。
      但现实情况是,基层法官毫无权威可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弱势群体。“我们常常被跟踪、谩骂、攻击、侮辱甚至殴打……”一些法官说。
      刘芬(化名)就是在被威胁之后,选择了离开。她判了一起案件之后,当事人多次上诉上访无果。这个当事人便采取跟踪、威胁等方式来报复。一次,刘芬发现自己的车上,被人用刀刻了一行字:“我知道你的孩子在哪里上学!”
      “那一刻,我感觉到特别恐慌和绝望。”刘芬选择了报警,警察发现刻字的就是这个当事人,但最终的处理结果,仅仅是赔了钱了事。后来,刘芬选择了离职。
      在现代快报记者接触的这些基层法官中,几乎每一个都曾遭受到当事人语言上的威胁、恐吓,有的甚至遭到了殴打。南京中院曾经公布过一组数据,2010年,市法院安检时,检出当事人携带刀具多达766把,法警处理殴打法官、围堵法院大门等突发事件41起,使得法官人身安全处于未知的威胁之中,法官毫无权威感可言。
      生存状态
      3 身心遭双重压力
      健康的法官仅有15人,占体检总人数的3.33%;参与调查的法官百分之百存在心理压力
      面对越来越大的职业风险和工作压力,法官身体患有各类疾病,长期心理压力大、焦虑已经成了全市法院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
      2013年,南京法官在职人员451人参加了健康体检,体检结果不容乐观。其中,被确定为健康的仅有15人,占体检总人数的3.33%,基本健康的41人,占9.09%;亚健康的有102人,占22.62%;因各类疾病需定期复查的为293人,占64.97%。
      相比身体健康问题,法官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堪忧。在200名被调查对象中,百分之百的法官或多或少地存在心理压力问题,36.7%的法官存在机械麻木的心理,认为“工作就是一种机械习惯”、“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40%的法官存在着倦怠逃避心理,“不想再分到新案子了”、“不再想了,案子办一件算一件”;60%的法官存在紧张焦躁的心理,“害怕当事人过来闹事”,“面对当事人的无理取闹,情绪很容易激动”;93.3%的法官存在担忧焦虑心理,“判决时惴惴不安,就怕案子被改判或者发回”,“即使案子结了很久了,也怕案子会突然出个什么问题”;几乎所有的法官都认为“工作繁忙”、压力大,工作中时常出现紧张感、“经常感到身体不适,又说不出哪里有毛病”。
      生存状态
      4 收入低、上升的空间小
      收入与工作量不匹配
      玄武法院的李伟,现在每个月的收入是5000多元,而他的一些同班同学,选择做律师的,现在年收入上百万的也大有人在。
      “同学聚会,现在基本上我是缺席的。”秦淮法院刑二庭的助理审判员刘娟说。玄武法院的丁冬冬也是如此,她也毕业于南大法学院。当初班里有30个学生,8个选择了法官职业。“我看那些从事其他职业的同学,动不动就出去旅游,一年要出去两三次。而我不加班就很兴奋了。”
      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期间遇到的法官,几乎都在抱怨收入问题,“跟我们的工作量不匹配。”一些法官说,案件审得多跟收入没多大关联,这很难调动法官的积极性。
      在收入之外,另一个让法官耿耿于怀的是,上升的空间没有在党政机关工作来得大。“我都快退休了,行政级别还是正科级。”一位基层法官向现代快报记者抱怨,而和他一同退伍的一名战友,分到了政府机关,现在已经是正处级了。
      “我们做法官,就一直在法院这个圈子里,晋升的空间太小了。”这位法官说,而他的这个战友,在多个部门就职,晋升机会当然要大得多。
      生存状态
      5 审判标准模糊
      调解结案的指标,让法官异化成了说客
      在这些基层法官看来,法官权威的消弭,也跟目前法官的考核机制有关。原本纯粹的法官这一角色,衡量他的应该只有法律。但现实中,法律仅是衡量的一部分。
      “做法官越久,我就越困惑。我审判案件的时候,到底以什么做标准。”已做了20多年的法官的秦淮法院的法官陶宁感叹。
      在一些法官看来,现在有些考核不尽科学。“就拿息诉服判这个考核指标来说,就有失公允。”一位不愿具名的法官向现代快报记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现在上级部门要求社会稳定,息诉服判成了一项很重要的考核指标,要让当事人不要再上诉、上访、服判。有些法官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对吵得凶的,有上诉、上访可能的当事人,可能会一味求全,判决时,可能会倾向于他,而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另一方当事人的权益。
      还有调解率,要求法官尽量以调解结案,少判决,一度把调解结案的指标上升到70%甚至80%。于是,法官就异化成了说客,成了和稀泥的角色。
      “对法官的考核,应当遵守审判规律,不能简单地套用行政化手段。”玄武法院院长周迅一直记得这样一个细节:玄武法院曾经是香港法律专业大学的实习基地,有一次,一个曾经实习过的学生到南京来办事,周迅接待他,问他:“在你眼中,内地的法官是个什么形象?”这位香港学生回答说:“社工。”周迅听完呵呵一笑,心情却很沉重,“确实,现在要求法官联系群众,做调解工作,跟一个居委会大妈也没什么两样。”
         当法官不以法律为唯一准绳的时候,权威感自然会逐渐消失。
  • 12
    2014.02
    自学成黑客 敲诈12家游戏网站
    自学成黑客 敲诈12家游戏网站

    本报讯(通讯员玄言记者张源源) 4名90后自学黑客技术,然后攻击网络游戏平台收取保护费,短短3个月,就先后攻击12家网络公司,从其中的6家敲诈得款1万多元。19日,玄武法院开庭审理了这一案件。

      今年5月28日上午,南京一家网络棋牌公司老板赵平发现自己的网络平台出现异常,大量用户无法登录。这时,投诉信息中有人声称攻击网络是其所为,索要8000元保护费才会停止攻击。但赵平并未理睬。当天,赵平的网络游戏平台彻底瘫痪,他这才意识到遇上了黑客。傍晚,赵平经“讨价还价”,最终交了2000元保护费后,网络平台才恢复正常。

      随后,赵平向警方报案。经民警追踪,攻击网络的4名男子今年7月落网。这4人都是90后,最小的16岁,最大的20岁,文化程度最高的也就初中毕业。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们在网上自学了黑客技术。

      据了解,他们之所以肆无忌惮地敲诈,是因为他们咬定网上棋牌游戏平台都是赌博平台,涉嫌违法,对方绝对不敢报警。警方在办案时,也的确遇到了其他被勒索单位不肯配合的情况。唯一报警的,就是南京的这家在行业协会登记的正规棋牌网站。

  • 13
    2013.05
    抢到两部手机,换来十年牢
    抢到两部手机,换来十年牢

    两小青年为“搞钱”,专挑大学城沿线地铁站下手,受害者均为在校学生

    18岁的刘某看起来依然稚嫩,却将面临10年徒刑。

     

       昨天上午10点,玄武区法院少年庭审理了一起地铁抢劫案,犯罪嫌疑人刘某是一名大专在校生。从去年12月28日到今年1月5日,不到十天时间,他和另外一名未成年人李某,在南京市地铁2号线的学则路、经天路、仙林中心站共作案3起,抢得两部手机和一部电脑。他们专挑反抗能力较弱的在校学生。

        玄武区法院认为其犯罪情节属多次抢劫,综合其侵害对象和主观恶性,当庭宣判刘某10年有期徒刑。抢劫总价值不到5000元,却换来10年徒刑,也让现场70名听庭的大学生痛惜不已。扬子晚报记者 陈婧

        地铁站口屡发暴力抢劫

        2012年12月30日下午5点左右,13岁的小樊像往常一样,从南京地铁2号线的经天路刷卡出站后,打算向江苏省体育训练中心走。但就要走到东门外草地,突然后面有一个微胖的男子扑上来,架着小樊的脖子。随后一个瘦高个赶上来将他摔倒在地,拳打脚踢。瘦高个还迅速从他的上衣口袋里抢走他的iphone手机,随后两人一起迅速逃离现场。

        元月5日晚上7点,地铁2号线再次发生类似的抢劫事件。小牛是南京财经大学仙林大学校区的学生,从仙林中心站1号口出站后,遭遇两男子架脖子、拳击头部。小牛奋力挣脱,跑回地铁方向,但抢夺之中,身上背着的电脑包落地,其中有一台联想电脑和300元现金,被两名男子劫走。

        两“好哥们”落网被起诉

        栖霞区公安部门多次收到相似报案,初步判定为同一团伙所为。在小牛被抢的第二天,也就是元月6日在地铁沿线暗暗布置下警力,当天便在孝陵卫地铁站抓获了犯罪嫌疑人刘某。审讯中获知,刘某是南京一大专学校的在校生,案发时刚满18周岁,而他的同伙小李还不到18周岁。两人因涉嫌抢劫罪,于2013年1月31日被栖霞区检察院批捕,并向法院提起公诉。

        昨天上午10点,面目清秀的刘某被法警带进法院少年庭。面对公诉机关的指控,刘某供认不讳,称与李某是初中同学,两人一直是很好的哥们。“去年12月,他跟我说自己没钱了,要和女朋友看电影,就让我和他一起去打架搞钱”,但他们转了一圈,发现还是地铁上比较好下手。

        每次实施抢劫之前,他们像正常乘客一样,刷卡进入地铁,然后物色下手对象,一般是手里拿着手机或者明显能看出来是iphone手机的乘客。乘客出站后,两人便一起把受害人拖到停车场或者车棚等人稍少的地方,拳打脚踢,抢出手机。之后两人一起带赃物到丹凤街电子商场出售,共获得2700元钱。两名犯罪嫌疑人的聊天记录显示,他们还打算每个月“做个7、8次,那业绩就很可观了”。

        18岁面对10年刑,他泪直落

        庭上,刘某对3起抢劫均无异议。法院当庭宣布审判结果,“判处刘某10年有期徒刑,5000元的罚金”,并追缴非法所得。这个结果让当天来自南京师范大学和森林警官学校的70名学生震惊不已。少年庭庭长也是当天庭审的审判长王萍向记者解释,“抢劫一直是我国法律打击的重点,他们属于多次抢劫,而超过3次,量刑的起点就是10年”。尽管刘某已是成年人,王庭长在宣判结束后还是对其进行了长达5分钟的法庭教育。“我们真觉得太惋惜了,他也才18岁,为了哥们义气,对法律的无知,而侵犯别人的人身财产权益”。听到宣判后,刘某后悔冲动,明显稚嫩的面庞流下泪水,当庭表示服判。

    (来源:扬子晚报)

  • 10
    2013.05
    18岁男子抢劫两部手机 价值不到5000元被判十年
    18岁男子抢劫两部手机 价值不到5000元被判十年

    18岁的刘某看起来依然稚嫩,却将面临10年徒刑。

     

      昨天上午10点,玄武区法院少年庭审理了一起地铁抢劫案,犯罪嫌疑人刘某是一名大专在校生。从去年12月28日到今年1月5日,不到十天时间,他和另外一名未成年人李某,在南京市地铁2号线的学则路、经天路、仙林中心站共作案3起,抢得两部手机和一部电脑。他们专挑反抗能力较弱的在校学生。

      玄武区法院认为其犯罪情节属多次抢劫,综合其侵害对象和主观恶性,当庭宣判刘某10年有期徒刑。抢劫总价值不到5000元,却换来10年徒刑,也让现场70名听庭的大学生痛惜不已。扬子晚报记者 陈婧

      地铁站口屡发暴力抢劫

      2012年12月30日下午5点左右,13岁的小樊像往常一样,从南京地铁2号线的经天路刷卡出站后,打算向江苏省体育训练中心走。但就要走到东门外草地,突然后面有一个微胖的男子扑上来,架着小樊的脖子。随后一个瘦高个赶上来将他摔倒在地,拳打脚踢。瘦高个还迅速从他的上衣口袋里抢走他的iphone手机,随后两人一起迅速逃离现场。

      元月5日晚上7点,地铁2号线再次发生类似的抢劫事件。小牛是南京财经大学仙林大学校区的学生,从仙林中心站1号口出站后,遭遇两男子架脖子、拳击头部。小牛奋力挣脱,跑回地铁方向,但抢夺之中,身上背着的电脑包落地,其中有一台联想电脑和300元现金,被两名男子劫走。

      两“好哥们”落网被起诉

      栖霞区公安部门多次收到相似报案,初步判定为同一团伙所为。在小牛被抢的第二天,也就是元月6日在地铁沿线暗暗布置下警力,当天便在孝陵卫地铁站抓获了犯罪嫌疑人刘某。审讯中获知,刘某是南京一大专学校的在校生,案发时刚满18周岁,而他的同伙小李还不到18周岁。两人因涉嫌抢劫罪,于2013年1月31日被栖霞区检察院批捕,并向法院提起公诉。

      昨天上午10点,面目清秀的刘某被法警带进法院少年庭。面对公诉机关的指控,刘某供认不讳,称与李某是初中同学,两人一直是很好的哥们。“去年12月,他跟我说自己没钱了,要和女朋友看电影,就让我和他一起去打架搞钱”,但他们转了一圈,发现还是地铁上比较好下手。

      每次实施抢劫之前,他们像正常乘客一样,刷卡进入地铁,然后物色下手对象,一般是手里拿着手机或者明显能看出来是iphone手机的乘客。乘客出站后,两人便一起把受害人拖到停车场或者车棚等人稍少的地方,拳打脚踢,抢出手机。之后两人一起带赃物到丹凤街电子商场出售,共获得2700元钱。两名犯罪嫌疑人的聊天记录显示,他们还打算每个月“做个7、8次,那业绩就很可观了”。

      18岁面对10年刑,他泪直落

      庭上,刘某对3起抢劫均无异议。法院当庭宣布审判结果,“判处刘某10年有期徒刑,5000元的罚金”,并追缴非法所得。这个结果让当天来自南京师范大学和森林警官学校的70名学生震惊不已。少年庭庭长也是当天庭审的审判长王萍向记者解释,“抢劫一直是我国法律打击的重点,他们属于多次抢劫,而超过3次,量刑的起点就是10年”。尽管刘某已是成年人,王庭长在宣判结束后还是对其进行了长达5分钟的法庭教育。“我们真觉得太惋惜了,他也才18岁,为了哥们义气,对法律的无知,而侵犯别人的人身财产权益”。听到宣判后,刘某后悔冲动,明显稚嫩的面庞流下泪水,当庭表示服判。

    (来源:扬子晚报)

  • 10
    2013.05
    大学生以为高富帅才能有爱情连续抢劫
    大学生以为高富帅才能有爱情连续抢劫

     “妈,对不起!等我回来!”昨天上午,在玄武法院羁押室,19岁的庞天跪倒在妈妈面前,流下了悔恨的泪水。几个月前,庞天与朋友李潭在栖霞区仙林大学城的地铁站,先后抢了两部苹果手机和一部笔记本电脑,销赃后两人平分。抢劫的理由很简单,只是为了在女友面前“摆阔”。最终,得来的是10年刑期。

        庞天是南京某大专院校学生,父母生意做得不错,对儿子很宠爱,每月他的生活费都比同学高。去年,庞天交了一个女朋友,每次出去玩,必定是他掏钱。去新街口吃饭、唱歌、逛街……一趟下来至少大几百块,半个月的生活费没了。

        发觉儿子花钱大手大脚,妈妈决定收紧他的钱袋子。好面子的庞天只好到奶茶店打工挣钱,可是他从小娇生惯养,哪受得了这个苦,没干多久就被辞退了。心情苦闷的庞天找到初中好友李潭,向他大倒苦水。没想到两人“同病相怜”,李潭也正为没钱谈恋爱发愁。

        怎么快速弄到钱?李潭一拍大腿,不如去抢手机卖,最好是苹果,可以卖个好价钱。庞天有些犹豫,不过一想到这样就有钱谈恋爱,最终还是答应了。

        两人“考察”发现,地铁二号线位于大学城的站点学生多、地点偏,好下手。去年12月28日晚,两人盯上了大学生吴铭。他刚出地铁口,庞天就上来一把揽住他的脖子。吴铭一路喊着救命,可是路人以为是同学闹着玩,谁也没当真。

        到了停车场,庞天对吴铭一顿拳打脚踢,李潭趁机抽走他口袋的苹果手机,之后两人就逃得没影了。第二天,两人将手机卖给了一个流动摊贩,所得1500元平分。两天后,两人从一个13岁男孩那里抢走了一部苹果手机,卖了2000多元。今年1月5日晚,他们又抢到一台笔记本电脑和300元现金。

        地铁口的监控拍下了犯罪过程。接到几位被害人的报警后,警方展开侦查,很快就将庞天和李潭抓获。三次抢劫,庞天一共得到两千多元,虽然积极退赔,但是脱不开法律的制裁。昨天上午,玄武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庞天以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罚金5000元,而李潭也得到了应有的惩处。

        “爸爸,你要和妈妈好好过日子。妈妈,你不要太操心。姐姐,希望你能替我好好照顾家里……”在法庭上,庞天哭着忏悔,他的家人也止不住抹眼泪。“家里也不愁吃不愁穿的,怎么也想不到他会做出这样的事。”妈妈因为庞天的事,整日神情恍惚,不小心跌伤。但她硬撑着要见儿子一面,家人只好将她背到法院。在羁押室,母子俩终于相见,庞天“扑通”一声跪倒,连声说着“对不起”。

    来源:现代快报

来院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