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

请稍候,正在加载页面……

详情

首页普法专栏以案说法详情

【审判札记】办案日志 | 谭雨欣:"超额生产"的纠纷

发布日期: 2025-09-18 浏览次数: 54

2025年初,一起承揽合同纠纷落在我的案头,卷宗堆在桌上已经把我的半个身子遮住。这起纠纷几经波折,最终确定由玄武法院管辖,案由也从原来的承揽合同纠纷变更为不正当竞争纠纷,最终又变回承揽合同纠纷。

当我翻开案卷时,能感受到原告那被时间磨钝的维权锐气,也能察觉到被告那在漫长等待中滋生的一丝侥幸。

summernote-img

一、初识案卷:美丽合约背后的裂痕

本案源于一起护肤品委托加工合同。原告系某知名品牌公司,委托被告某工厂生产一些列护肤品。护肤产品外包装均贴有原告提供的防伪标签、印有原告注册商标和企业字号。原告在与被告签订的《委托加工协议》中明确约定,被告不得以任何形式侵犯原告的企业字号、商标及其他知识产权,并针对多项违约行为设置了100万元违约金条款,如:

"乙方在履约过程中如有超量生产,支付违约金100万"

"乙方销售甲方委托加工的产品,支付违约金100万"

"乙方如有漏贴或不贴防伪标签,支付违约金100万"

"乙方如接受近似甲方标识的生产订单,支付违约金100万"

"乙方侵犯甲方字号、商标等知识产权,支付违约金100万"......

令人未曾料到的是,这份本应带来"美丽"的合同,却先让双方的关系"破了相"。

2023年,原告在市场上发现了与其外包装完全一致的护肤品,经原告调查,这些产品是由被告生产,但部分产品的防伪标签验证的品牌方不是原告,部分产品的生产日期已超过委托合同约定期限。

原告认为被告在委托期内私自超量生产,构成严重违约,故遂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被告承担100万元的违约金。

二、证据迷宫:在繁杂中抽丝剥茧

本案审查的焦点主要有二:一是超量生产事实如何认定;二是违约金数额如何认定。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座由证据堆砌而成的迷宫。原告34组539页证据,被告12组207页证据,46份加工协议,4组实物证据。

针对焦点一的审查,还涉及产品经销商、品牌其他合作生产方相关行为的认定。案件审理过程也充满波折,经过庭前阅卷、整理庭审提纲、制作阅卷笔录等充分的庭前准备工作,第一次开庭后,我认为案件事实基本查清。但被告基于庭审情况,补充了新证据,故又组织第二次庭审。第二次庭审后,又有一批新证据材料袭来。这场证据的"拉锯战",考验的不仅是当事人的耐力,也是对我专业和定力的考验。

在阅卷的无数个夜晚,烦躁、不安包裹着我,害怕有所遗漏、害怕查不清事实、害怕法律适用错误。但我发现,所有不安的情绪都会因为专注投入到法律研习、证据比对、数据核查的过程中而被逐步消解。

三、调解之路:寻求共识的艰难尝试

在认定超量生产违约行为的基础上,尽管双方矛盾较大,但我始终没有放弃通过调解化解矛盾的可能。在庭审间隙、阅卷之余,通过以审促调,我多次与双方恳谈,试图在法律的框架内为他们找到最优解。

原告从最初的坚决主张100万元违约金,到后来愿意让步,这个转变来之不易,我以为调解有望。但被告方仍然认为该违约金标准过高,且坚持自己没有超量生产,不构成违约,最终双方没有达成调解。

调解过程曲折、耗费精力,结果却未如预计美好,内心不免沮丧,但我不知道的是,调解过程中传递的司法善意,为后续双方服判息诉埋下了伏笔。

四、判决之美:法理与情理的平衡

当调解的大门最终关闭,我开始了判决书的撰写之旅。针对100万元违约金是否过高这一核心争议,我深入审查合同内容。本文开头那些违约条款设置,充分体现了原告通过约定保护知识产权的强烈意图和合理预期,也表明被告对自身违约行为后果应有理性认知。

因此,在认定违约金数额时,我逐一审阅46份订单,统计出近950万元的总金额、248.5万件的总数量,并制作表格作为判决书附件;综合考量双方合作的频率、金额,原告品牌的市场价值、商誉积累以及被告违约行为对品牌造成的潜在损害等因素。这些因素与违约金条款的设计初衷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了认定100万元违约金合理性的坚实基础。

后记:

判决书送达后,我欣喜地见证了一场从对抗到和解的转变。双方均服判息诉,被告来电表示判决依据充足、说理充分,完全认可判决结果,也感谢法院在调解中作出的努力,他们已经和原告方签署和解协议,并且主动履行了100万元违约金。原告方也来电表示,看到判决末尾的附表,感动于法官的专业和细致,两家企业已经在协商新的合作意向。

summernote-img

那一天,原、被告双方一起向我送来了法官生涯的第一面锦旗。那一刻,案件审理过程中的辛苦、焦虑都化成了满心的欣慰与喜悦,和对未来职业道路的坚定与坚持。我深刻地感受到,司法工作既是技术也是艺术,既要对法律规则精准运用、对证据材料严谨审查、对程序正义严格遵循;又要对法律精神深刻理解、对当事人情感细腻体察、对社会效果全面考量。作为初任法官,我可能还缺乏经验,但我愿用加倍的细致和耐心,让每一份判决书都成为照亮当事人前行道路的明灯,让每一个案件都传递司法的温暖与力量。

法官职业道路曲折漫长,但每一步都值得。我们守护的不仅是个案公正,更是一个让企业家安心经营、让创新活力迸发、让交易安全可靠的法治环境。

正文结束
来院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