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玄武区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领导和上级法院指导下,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注重向前向后适度延伸,认真打造“和合紫金”工作品牌,努力推动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见实见效。
一、多措并举,筑牢法治护航“压舱石”
成立一个统筹领导小组。院党组高度重视法治副校长工作,纳入全院工作总体布局统筹谋划,由锁金村法庭牵头相关工作,明确责任分工、细化目标任务,形成全院上下一体联动的普法格局。
组建一支优秀校长队伍。配齐配强普法队伍,选拔39名热情高、能力强、作风优的法官和法官助理担任辖区22所中小学校的法治副校长。制定职责清单,针对性加强培训锻炼,提升普法工作能力。充分发挥头雁作用,“一把手”担任法治副校长在锁金一小开讲院长第一课,在玄武中专授课寄语青春,暖心护航职业教育。
形成一套规范工作机制。建立常态化沟通联络机制,举办研讨会,定期与学校、教育局等共享课件、共商发展。建立经费支持机制,有力保障法治宣传活动顺利开展。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对普法成效突出的先进部门和个人予以表彰并在业绩考核、晋职晋级时适度倾斜,激发干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多方合力,画好共建共享“同心圆”
党建融合提站位。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将法治宣传融入党委政府工作大局、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扎实开展国家安全、生态环境等方面宣传教育,为服务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结合学校德育活动,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和帮助青少年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院校共建强阵地。成立4个关爱活动阵地、1个校外教育基地以及首家学校幸福法学院、基层社区少年法学院,2019年以来开展法治教育百余场,受众逾6万人。充分发挥“五老”作用,给每位法治副校长搭配一名关工委老同志担任法治辅导员,组织开展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普法活动。拓展法治教育外延,推动平安校园建设,积极指导学校依法处理校园欺凌、校园纠纷等,对有不良行为倾向的青少年,提早介入开展谈心谈话,为“迷失少年”导航。
协同育人聚合力。在区委政法委统筹协调下,注重整合社会法治资源,打造多方共同参与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模式。会同民政、妇联等十部门全域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联合教育、心理专家开展个性化教育指导。与区检察院等开展涉酒吧治理专项行动,将“防范涉酒吧犯罪”作为法治宣讲内容,帮助未成年人正确对待饮酒和娱乐问题。与街道、社区开展慰问困境少年行动,赠送《漫画民法典》等普法书籍,一对一配备“爱心法官姐姐”帮扶,守护困境儿童健康成长。
三、多点发力,种好法治教育“责任田”
“定制式”服务。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设计针对性普法内容,有效融合知识性、趣味性。紧盯新学期开学、“六一”儿童节等重要节点,设置涵盖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多领域课程内容。邀请物证鉴定专家为孩子们开设实验课程,培养未成年人科学探索精神。将教师、家长等纳入青少年法治教育辐射范围,开展法治教育座谈,为玄武区教育系统新入职教师授课,帮助依法育人、遵法传道。
“沉浸式”体验。根据法院资源优势,通过模拟法庭、公众开放日等形式寓学于趣、寓教于乐。邀请师生代表走进法院,科普法徽上的法院文化,体验司法的神圣与权威。以我院“3+N”生态法治文化阵地集群为依托,充分利用红山动物园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馆、江心洲国际水务中心“生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等平台,开展现场教学,法治课堂有声有色。
“矩阵式”宣传。精心构建“两微一端”、抖音等组成的网络矩阵,提升普法宣传的传播力、影响力。疫情期间录制视频、音频课程线上普法,法治副校长走进直播间开展未成年人保护与心理调适专题讲课。围绕《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为小营小学、红山小学家长进行线上培训讲座,600余名家长积极参与。邀请家庭教育专家以“影响儿童成长的‘高危家庭’”为题开展直播讲座,吸引近4000余名网友观看。
下一步,玄武区法院将继续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模式,立足实际打造更有特色有亮点的“实景课堂”,擦亮可复制可推广的“普法招牌”,以专业优势全力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