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厚传家远,家和万事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建设。正家而天下定矣,良好的家风是家庭和善、邻里和睦、社会和谐的基础。
在国际家庭日、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到来之际,玄武法院开展系列活动,将家庭教育、家风建设融入到审判和调解工作中去,借鉴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应有贡献。
5月15日下午,玄武法院副院长潘溪、审判委员会委员王萍、锁金村法庭庭长邵小波一行走进锁金村街道,围绕法庭发扬“枫桥经验”参与基层诉源治理工作开展座谈,锁金村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袁源、办事处副主任丁冬冬等参与交流。

座谈会上,潘溪介绍了玄武法院法庭工作基本情况。他指出,法庭是人民法院的最基层单位,玄武法院锁金村人民法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职能作用,打造“和合紫金”少年家事审判工作品牌,也获得了全国青少年维权岗、全国法院先进集体等荣誉。当前,玄武法院致力于打造中心城区“枫桥式”人民法庭,通过前端化解矛盾纠纷,为群众提供更加便利、快捷、多元的司法服务,这也需要与街道、社区进一步加强协同合作。王萍提出基层矛盾纠纷化解需要坚持情、理、法融合,通过形成合力实现各方共赢模式。同时,也应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通过“社区点单 法官备课 百姓听课”的针对性法治课堂,将法律规定与案例结合开展宣讲,让老百姓愿意听、听进去,从而源头预防矛盾。
丁冬冬重点介绍了辖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具体举措,锁金村街道通过家长学校、与高校合作开展戏剧品牌建设、法治宣讲等多种方式,帮助未成年人学法、知法、守法,取得良好效果。袁源介绍了辖区内纠纷化解工作概况及“家门口工作法”等工作机制。他指出,锁金村街道现已打造了调解工作室、心理咨询室等平台,并与律所、公证处、高校等机构合作,深入开展纠纷化解,锁一社区也于2018年被评为“玄武区枫桥经验示范社区”,具有良好的诉源治理工作基础。人民法庭处在定分止争的一线,积累了大量化解矛盾纠纷的宝贵实践经验,双方的合作为进一步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基层诉源治理新格局奠定了良好基础。
随后,双方围绕矛盾纠纷诉源治理、家庭教育指导、未成年人保护等工作开展深入交流探讨,并就今后的具体工作举措达成共识,玄武法院向锁金村街道赠送《以案释法·漫画民法典》书籍。

下一步,玄武法院与锁金村街道将继续加强合作交流,通过摸排基本情况、形成联动机制,构建“源头预防、非诉挺前、裁判终局”的诉源治理新格局,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凝聚纠纷化解合力,切实践行司法为民。
当日,玄武法院锁金村法庭还在一起变更抚养关系案件中,邀请心理专家、家庭教育专家为未成年人父母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在一起离婚纠纷案件中,联合街道工作人员、妇联调解员上门调解,在充分了解双方矛盾争议基础上,从家庭和睦、儿孙幸福角度出发,积极促进当事人达成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