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玄武法院收到一封江苏省内知名企业的感谢信。回溯感谢信背后的故事,还要从一起商事合同纠纷说起。

2021年,某电力运营公司与某能源科技公司签订风力发电项目运行维护合同,约定由电力运营公司为能源科技公司提供风力发电项目运维服务,服务费用为164.4万元/年,应于每季度结束后10日内支付年度运维费用的25%。合同签订后,电力运营公司即为能源科技公司提供了运维服务,但能源科技公司未按约支付费用,直至起诉欠付运维费用近200万元。
案件受理后,根据原告电力运营公司的申请,本院对被告能源科技公司的银行账户进行了冻结,足额保全本案标的。开庭前,承办法官吕彬查阅卷宗材料,发现这起案件争议不大,又足额保全了被告银行账户资金,凭借丰富的办案经验他判断这起案件有调解余地。吕彬法官组织双方进行了庭前调解,不出所料原、被告调解意愿充分,但案件却陷入“三难”境地,难以达成调解。
第一难,被告希望通过被保全账户资金支付调解款项,但案件审理中法院无法实现款项扣划,只能通过解除对被告银行账户的冻结,由被告自主支付。第二难,因双方缺乏信任基础,原告担心客观上存在解冻后被告不履行支付义务的风险。第三难,即便达成调解,通过法院执行,双方对执行周期及执行费用承担亦存在忧虑。
这种“三难”案件在近年的商事审判中屡见不鲜,简单案件的调解却诸多掣肘,诉、审、执衔接不畅引起诸多连锁反应,这不禁引起了玄武法院的注意。化解眼前的困境是当务之急,但更长远的是如何实现类案化解的标准化、规范化和长效化。
在此背景下,玄武法院推出了“易审执”工作机制。机制包含适用条件、申请执行、审执衔接、案件执行、费用减免五个部分。针对前述类案在达成调解后,由原告直接向案件审理法官提交申请执行材料。案件审理部门与执行局各设一名“易审执”专员,由专员负责材料收转,加快审执衔接。案件由执行局“简案快执”通道快速执结,并对执行费用视情减免。机制实施以来,26件商事纠纷由此化解,涉及标的近千万元,减免执行费用七万余元,自出具调解书到案件执结平均周期为7天,最短只有4天。
本案也通过“易审执”工作机制得到圆满化解,用5天时间,让电力运营公司顺利拿到运维费,能源科技公司账户快速解冻,双方随即投入了新的生产经营。感谢信中这样写道“衷心感谢吕彬法官和陈琳琳书记员的辛勤工作,在玄法人身上,感受到了司法为民的温度和深度!”与此同时,玄法人也感受到了当事人的信任和支持!
未来,玄武法院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把握“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以具体案件小切口,展现能动司法大作为,为企业打造安心建业、放心创业、开心立业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