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庭是人民法院最基层的单位,处在定分止争、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便于当事人诉讼、便于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高效行使审判权、便于人民群众及时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原则,玄武法院锁金村人民法庭和孝陵卫人民法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职能作用,依法审理人民群众关心的婚姻家庭、继承、涉未成年人、物权保护、房屋租赁、劳动争议、旅游纠纷等案件,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不断提升司法能力,服务辖区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
为了加大法治宣传教育,推动法学教育与司法实践良性互动,实现法院和高校优势互补,力行庭校共建,11月10日下午,玄武区人民法院孝陵卫人民法庭走进南京农业大学,在校园里开了一场庭审公开课。
南京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付坚强,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张金明,玄武区人民法院孝陵卫人民法庭庭长陈文军等出席活动,该校近300名学生参与旁听。

本次活动选取了一例极具教育意义的劳动争议案件,因涉及私刻公章、大股东与法定代表人意见不合等问题,双方对是否存在事实上劳动关系争论不休。在近2个小时的庭审中,诉辩陈述、举证质证、法庭调查等过程井然有序,陈文军法官真实、生动地展示了民事案件的庭审全过程。

庭审结束后,陈文军法官从案例的争议焦点出发,引申出劳资纠纷中的热点问题,开展劳动法宣传讲座,警醒正在求职或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职场“小白”们,如何用劳动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其表示,人民法庭是基层普法宣传的主阵地,“纸上学法,不如以案说法”,庭审进校园活动发挥了典型案例的导向作用,通过小案件讲述大道理,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理想效果。

南京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付坚强表示,陈文军庭长作为全国优秀法官、全省审判业务专家,活动宣传之初就在学生中引发关注,旁听现场更是座无虚席。把庭审“开”进校园,以案释法、以案普法,“沉浸式”学法让参与的学生对诉讼流程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在求职道路上完美避“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