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说,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但执行法官不信。是否真的一无所有?那就背上“半个法院”,去远方一探究竟。
一、背上“半个法院”,说走就走
南京楚汉公司申请执行北京特华公司承揽合同纠纷,特华公司欠了楚汉公司一笔安装费,执行过程中,双方达成了和解,然而还了4期之后,特华公司爽约不付钱了。
恢复执行之后,情况不容乐观:特华公司涉案众多,公司账户虽有80多万存款,但已被其他法院在先冻结了逾千万。
执行法官电话联系了公司的几个负责人,不是自称已从公司离职,就是推说公司已经停业。
然而,周四下午,楚汉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老程打来了电话:“胡法官,我这会儿在北京,特华公司门外,他们正常办公,我还看到了上次说离职的彭某。”
根据老程所述,特华不是真的停业,只是案子太多,另外注册了一个公司继续做业务、走账,该公司和特华公司的股东是同一批人,办公地址也在同一处。
“我们明天就到!”放下电话,执行法官着手准备,“大玲,把卷宗、文书、扣押清单、封条,能带尽带,外出执行,半个法院都要带上,以备不时之需。执法记录仪充满电,做好明天搜查的准备。”
周五早上,法官、书记员、法警,一行三人背上行囊,说走就走,向北京出发。下了高铁上地铁,下了地铁再坐出租车,历经8个小时,“执行特种兵”终于到达位于北京远郊的特华公司。
二、这个法务“头很铁”
看到法院工作人员,特华公司的法务只是浅浅抬了一下眼皮:“你们是哪个法院的?早上才来过一批人,怎么又来了?”
“我们是南京玄武法院的,这是我们的工作证。”亮明身份后,法务有些讶异:“这都周五下午了,你们还从南京过来?公司的人都下班了,就剩我们两个。”
“因你公司未及时申报财产情况,本院现依法对公司的经营场所进行搜查,请你们配合。”出示搜查令后,法警开始对法务办公室进行搜查,一摞又一摞的判决书,摆满了整个文件柜,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线索。
“公司现在基本上已经没什么业务了,这些判决书,有的是我们欠别人,也有别人欠我们的。公司就剩我们几个员工,主要就是在处理这些债权债务。”法务淡定地介绍着公司现状。
“财务办公室在哪里?我们要搜查一下。”
“财务去税务局了,还没回来,今天可能不会来了。”
“那也不耽误搜查。”
财务办公室里,电脑桌面上的Excel表格显示,特华公司通过另一家叫太华的公司在走账,仅一张表格的出账总额就高达300万。且特华和太华,公司股东完全重合。
法官当即决定扣押:“现在怀疑你们利用关联公司转移资金,规避执行,这台电脑以及公司的账册,我们要扣押回去,并进行专业审计。”

法务顿时不淡定了:“你们凭什么扣押?公司账户已经被你们冻结了,你们不能再封其他东西!”
“法院不仅能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账户,只要有尚未了结的在执案件,当然也可以查封扣押你们名下的其他物品。作为法务,你应该明白。”
“我不懂,我以前是财务,才干法务一个月不到。”法务急了,“这台电脑是我以前干财务用的,有我的私人物品,我女儿的照片,我要拷走。”
舐犊情深,这个要求合理。
“照片你可以拷走,但是电脑里的其他文件,你不能删除。执法记录仪会全程监督你。”拷了几分钟照片,法务开始悄咪咪地删除文件,被法警厉声制止后却矢口否认。
“既然你搞小动作,电脑现在就关机查封。你想要照片,后期到法院来,会有专人给你操作。同时我们会对文件进行恢复,如果证实,你刚才删除了重要文件,本院将追究你的个人责任!”面对法务的变相阻挠,法官训斥道。
三、被“策反”的财务
查封、扣押、打包,有条不紊进行着。进行到一半,财务拎着从山野掰的竹笋回来了,显然,她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哎呀呀,你们把电脑和账册扣走,我怎么做账?这些账册,不能乱呀!”
“做账很麻烦的,一分钱平不了账都要折腾很久。你自己来帮忙收拾吧,分门别类打包装箱。”法官说道,“从账册来看,你们高管的工资,一分钱没少拿。我们这个案子是农民工的劳务费,都是血汗钱,你看他们晒得黑黢黢的!你们公司这个做法太欺负人了!”
财务听后,小声嘀咕了一句:“我也觉得这么做不太对。”然后就开始动手收拾自己的工作成果。

在财务的协助下,扣押进展得很顺利,共计7箱物品,完成登记造册,准备运回南京。
“胡法官,再等十分钟,我们负责人来了。”另一边,法务看形势不对,赶紧打电话搬救兵。
四、“二把手”慌了
匆匆赶来的是公司“二把手”老高,他刚开完家长会,火急火燎赶过来。刚进门,老高一脸的不服气,要求法务立即就扣押提出执行异议。当执行法官告知他,可以提异议,但异议期间不停止执行,东西还是要运回南京,并准备移送拒执罪审查之后,老高陷入了沉思。“我跟程总谈谈,今天肯定给你们方案,再给我十分钟。”老高口中的“程总”就是楚汉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在门外聊了20分钟,老高承诺,利用周末两天筹钱,下周一就把欠款全部付清,“账册和电脑,就别扣了吧?”
思忖片刻,法官决定,物品就地扣押,存放于特华公司自己的档案室,并在档案室门上张贴法院的封条,由特华自行保管。

“周一如果结清欠款,东西就地解封。如果不付款,我们直接带回南京,交由专业人员审计,并拟移送拒执罪审查。周末两天,扣押的物品,你方必须保证封条完好,如私自拆封,本院将追究你的个人责任。”
法官提出的要求,老高一秒都没有犹豫,就答应了。看得出,他是真的想解决问题了。
五、一石二鸟,完美收官
周一下午,法官接到老高的电话:“欠款已经全部付清了,请过来解封吧。”经与申请执行人确认,特华公司不仅将本案的75万安装费全部付清,另一案件,尚未进入执行,特华公司也一并付清了。

老高坦言:“怕了。我们公司确实还是有些钱的,本来是想着,先把比较急的款项付掉,这个案子再拖一拖的。”
什么叫“急”?本案涉及的是安装费,背后都是一个个农民工,他们起早贪黑、胼手胝足,因为肩负的,是一家老小的希望。“民生无小事”,在执行法官眼里,此类案件万分火急,哪怕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他们也会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案结事了,解封。赶地铁、赶火车,“执行特种兵”一路向南,风尘仆仆赶回南京,因为案件系统里,还有万分火急的案子在等着马不停蹄的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