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报网讯(记者 张源源 陈舟扬 通讯员 宋泰玮) 明媚春光里,红豆杉、银缕梅等国家重点一级保护野生植物“落户”扎根。3月22日,全国首家珍稀植物司法保护基地二期建设启动。
红豆杉高大挺拔,深绿色条形镰状的叶子十分独特;有着“木本大熊猫”之称的银缕梅是我国第一批公布的重点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当天,10株“植物大熊猫”从各自的培育基地经妥善照料运送,扎根南京。新栽种的树种旁,国家重点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罗汉松、厚朴、宝华玉兰等交相辉映,天朗气清的和煦春风里,天竺桂还在等待抽枝,夏蜡梅已然吐蕊,这里,高大乔木与精心设计的灌木错落有致,开始呈现出令人流连的多彩春色。
珍稀、濒危植物资源作为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具有调节气候变化、促进生态循环等重要生态服务价值。去年3月,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玄武区人民法院和六合区人民检察院、区法院、区农业农村局等多家单位联合推动建设江苏珍稀植物司法保护基地,占地面积36.04亩,位于平山林场核心区域。去年8月,南京环境资源法庭、西南低山丘陵区域环境资源法庭、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达成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合作协议,法院联手植物学界的“最强大脑”,共同探索保护植物种质资源,进一步提升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的多样性和科学性。在人来人往的公园里,一个精心打造的珍稀植物培育区逐渐形成,“植物大熊猫”树种发挥着“明星效应”,号召更多人亲身参与和感受生态修复,共同守护绿水青山。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