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专栏 > 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

【3•15】购买“保真”八卦牌变赝品? 构成欺诈退一赔三!
日期:2024-03-14 浏览次数: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一日,小沙闲来无事在某二手平台“寻宝”时,看到一个九宫八卦牌,联想到自己曾看过的盗墓类小说,小说中提到过九宫八卦牌具有防范所有凶煞、阻挡一切灾祸的神奇能力,他立刻被这个带有神秘气质的东西吸引了。

“最近诸事不顺,要不买一个回来转转运?700块钱也不算太贵,买一个作为收藏品,指不定再盘几年还能升值呢!”小沙点开了商品详情页面。

“明代老九宫、头摸熊标、全品无瑕疵、模板清晰、图腾饱满、品相不错、磨损很明显……嗯!看起来确实不错呢!”小沙又顺道浏览了这个卖家发布的其他商品,有琥珀、手绘唐卡、琉璃天珠、核桃手串……全部是小文玩,足足有六、七十种。

小沙想:“看样子是个专业的卖家,问问他保不保真,如果是真的我就入手了!”

 小沙:兄弟,你这八卦牌包老吗?

老藏:这磨损痕迹你看得出来的,没个几百年带不出来的。

小沙:明代的?还是大概什么时候?

老藏:明清时期的,你看磨损很严重了。

       小沙:配套的这个挂环也是原装的?

老藏:绝对原装。

于是,小沙付了700元买下了这个九宫八卦牌。几天后,小沙终于收到了心心念念的八卦牌。可拿到实物以后,他不禁犯了嘀咕:“这东西怎么掂量着轻飘飘的,上面这几道痕迹看着像是刀刻的,怎么看都不像是明代的东西。”

小沙:兄弟,你这东西不真吧?这明显是锉刀的痕迹!

老藏:怎么可能?那是自然佩戴的磨损痕迹!

小沙:我看你这不是明代的,现代仿的吧?

老藏:真是明代的!

小沙:我要退货!

老藏:咱这是二手物品,没有退货这一说的。

小沙想到自己曾经在电视上看到的鉴宝节目,有专门的机构可以鉴定真假,于是他将自己买到的九宫八卦牌送到某鉴定公司去做鉴定。数日后,小沙收到了艺术品鉴定证书。证书载明:“此件送检的九宫八卦牌,整体包浆过于统一,缺乏变化,阴地部分黑色包浆尤其明显,露铜部分也缺乏岁月痕迹,有贼光火气,鉴定为九宫八卦牌现代仿古工艺品(赝品)”。

小沙又找到老藏,把鉴定证书拍照发给老藏看,可老藏还是拒绝退款。无奈之下,小沙将老藏起诉到了法院,请求法院判令老藏退还货款并支付三倍赔偿。

小沙的诉讼请求法院怎么看?

问题一:小沙在二手平台购买的八卦牌藏品可以退货退款吗?

本案经法院审理后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一十五条规定,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质量要求交付标的物。出卖人提供有关标的物质量说明的,交付的标的物应当符合该说明的质量要求。卖家老藏在二手平台上出售九宫八卦牌时明确标注该八卦牌是明代老九宫,在小沙私信询问时也明确回复该物品系“明清时期 挂环原装”,但根据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意见,小沙在二手平台上购买的九宫八卦牌属于现代仿古工艺品(赝品),并非卖家陈述的明代老九宫八卦牌。老藏没有交付符合质量要求的物品,构成违约,所以法院支持了小沙要求老藏退还货款700元的诉讼请求,同时也要求小沙收到货款后将购买的八卦牌退还给老藏。

问题二:二手平台买到赝品八卦牌可以获得三倍赔偿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够买商品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一)》第七条规定:消费者在二手商品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受到损害,人民法院综合销售者出售商品的性质、来源、数量、价格、频率、是否有其他销售渠道、收入等情况,能够认定销售者系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消费者主张销售者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承担经营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本案中,卖家老藏在二手平台销售的商品种类有九宫八卦牌、手绘唐卡、琉璃天珠、核桃手串等几十种文玩藏品及工艺品,而非普通闲置日常生活用品,价格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从其出售商品的性质、数量、价格、频率等情况判断,符合平台内经营者的特征,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和保护。

藏品交易虽有特殊性,但也要遵循诚信原则,符合相关法律规定。诚信原则要求交易过程中卖家需要全面、真实、准确地披露商品的信息,保障交易相对方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在民间收藏品交易中,买卖双方应如实告知相关交易信息,保护对方的合理期待与信赖。若在交易过程中,卖家故意虚构商品信息,编造商品来源渠道或伪造鉴定结果,诱导买家陷入错误认知从而下单购买,属于欺诈行为。

本案中,小沙在老藏处购买的“九宫八卦牌”经鉴定为赝品,但老藏在其发布的商品详情中明确标注为明代老九宫,还向小沙承诺是明清时期的八卦牌,上述行为足以让小沙对老藏出售的九宫八卦牌产生错误认识进而产生购买意愿,老藏的行为应认定为欺诈,法院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判令老藏向小沙支付三倍赔偿款2100元。  

法官说法

藏品市场有风险,网上交易需谨慎。古董、工艺品以及宝石等民间收藏品类商品,属于蕴含高度不确定性的特殊商品,因年代、材质、工艺等等不同进而价格和收藏价值差异较大,交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往往难以保证。消费者在购买此类物品时,最好具有相当的知识储备和相应的鉴别能力,具备一定的判断力和风险意识,从具有收藏品经营资质的拍卖企业或商店购买相对更有保证。

虽说古玩收藏不同于一般商品,有其特殊性,交易时历来有着“买卖全凭眼力,真假各安天命”的行业惯例,在交易古玩时,买受人一般需凭个人知识储备、鉴赏能力、购买经验和个人智慧判断真伪。但如果出卖人对物品的优劣真假存在保真承诺,则需要向买家提供符合约定的货品。消费者若在交易过程中发现卖家虚构商品信息诱导、欺骗买家下单,应注意保存证据,积极维权。

同时,卖家在售卖商品前,需对自己的商品状况有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在详情介绍中要将商品存在的瑕疵、当前状态描述准确。拍摄商品实物照片尤其是瑕疵部分时,一定要做到清晰明了,不故意遮掩,务必让买家对所购商品有正确的认识,以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