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

请稍候,正在加载页面……

详情

首页法院党建群团工作详情

“名校优生”说|宋泰玮:玄法初相识

发布日期: 2023-12-11 浏览次数: 24

我是宋泰玮,江苏法院系统2022届名校优生,今年8月底,我来到了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开启了为期两年的基层生活。在领导的关心指导、同事的鼓励帮助下,我逐渐适应了基层的工作节奏,努力积累经验,增长见识。

summernote-img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

初到基层,繁重紧急的工作并没有留给我太多的适应时间,每天像陀螺一样高速运转,但一整天忙下来看着手头待处理的工作还是没法喘口气、歇歇脚。

如何更好地驾驭时间,提升工作成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总结规划、高效专注、争分夺秒便成为了制胜法宝。我开始制作时间表记录每天的工作,对每个时段进行复盘,思考能否更好地配置时间和任务。

通过总结复盘,我将工作划分为办案类、综合文字类、事务类三大类,梳理不同类别工作的处理方法、流程节点,全神贯注完成一类任务后,快速调整工作方式迅速投入下一类任务的执行中,提升熟练度和专注度,向时间要效率。

我曾7天之内需要完成3个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的6场讲解任务,如何快速熟悉讲解稿,拓展了解相关工作成了我的重要课题。于是我见缝插针,寸阴必争,把讲解稿录成录音,让它成为洗漱和通勤路上的背景音,抓紧午饭后的碎片时间背稿,晚上休息之前再把稿子过几遍,终于圆满完成讲解任务。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

来到玄武法院后,我在审管办跟随法官办理了半个多月的民商案件,随后转入刑庭(环资庭)。

从省法院研究室到玄武法院业务庭,从综合审判部门到审判业务部门,面对年人均结案超过500件的办案压力,办案“小白”的我难免“本领恐慌”。但挑战虽坚,机遇更大,自身能力水平成长也会越快。

于是,经验不够,努力来凑。

庭前我认真阅卷,梳理问题,整理庭审预案,做好开庭准备。旁听不同类型、程序案件的庭审,了解程序差异,分析承办人法庭所提问题的用意,学习归纳争议焦点。法官会议认真了解案情,记录讨论情况,学习法官们对疑难问题的解决思路和处理办法。撰写判决时检索类案,对比完善说理过程。边干边学,每办一类案件,梳理一类司法解释,遇到问题及时请教法官和资深书记员。

在一起重大案件的办理过程中,涉及到的虚拟货币交易规则、电子证据令人眼花缭乱,我专门查找阅读虚拟货币相关专著帮助理解专业知识、理清案卷证据。

观千剑而后识器,我慢慢地找到了诀窍,学会抓住关键证据梳理主要事实,快速上手的同时不放过细节。在有技巧的工作中突破自己本身就是件很幸福的事,最初的慌乱、忐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结案后满满的成就感。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不懈奋斗,追求卓越”是省法院研究室人的最大共鸣,之前的研究室经历让我努力将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变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在基层的办案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除了少数疑难案件,我平时遇见的大部分都是“小案”,能否把小案办好,检验的既是责任心,更是对细节和极致的追求。

无论是复杂的普通程序案件还是认罪认罚的速裁案件,人员信息、时间地点、被害人情况我都会一一核对,每个犯罪行为,每一笔犯罪金额我都会对照卷宗证据一一计算。再小的问题也不放过,有了疑问第一时间联系承办检察官,及时沟通、补送材料。每份判决保证自己完成至少三次校对再交印送达。

判决完成后,我都会问一问自己,这份判决我是否已经尽了全力?这个案件能否经得起上诉?

刑事案件的办理让我理解了“你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的深刻内涵,刑罚的严厉性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小案细办,止于至善!

人生的意义在于经历,在于体验。

很庆幸名校优生的培养模式让我有机会在不同单位、不同岗位历练、感悟。今后我会继续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在尝试、探索、思考、感悟中向上生长。

正文结束
来院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