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2022.08
强化证明责任思维 提升司法裁判效果——玄武法院顺利举办第十四届“玄法青年沙龙”8月26日上午,玄武法院举办第十四届“玄法青年沙龙”,邀请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吴泽勇教授以《民法典实施中的证明责任思维》为主题授课,玄武法院副院长潘溪、部分干警参加了本次学术沙龙,活动由玄武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赵雪雁主持。

吴泽勇教授从“司法三段论”说起,论证了民法典适用过程中证明责任思维的重要性,并结合实务中的典型案例重点分析了民间借贷、不当得利、买卖合同标的物瑕疵以及违约金调减的证明责任。吴泽勇教授强调,在民法典实施过程中应当掌握证明责任思维,证明责任分配应以法律明文规定为依据展开分析,有时也需要对法律规定进行体系和目的论解释,但必须明确区分证明责任分配与证明困难缓解。

参会干警就法官自由心证、违约金调整规则、二手平台商品隐蔽瑕疵证明责任等问题与吴泽勇教授进行了热烈交流。本次沙龙活动以线上线下形式同步开展,讲座内容充实、重点突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性,为法院干警进一步领会掌握民事裁判思维和证明责任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今后,玄武法院将继续扎实推进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培训,结合法院审判实践,聚焦探讨《民法典》在实施过程中的价值化、体系化、精准化裁判思维和方法,不断提升民事审判队伍的司法能力和司法水平,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2022-08-29 -
262022.08
市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姚志坚调研玄武法院民法典贯彻实施工作8月25日下午,市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姚志坚,民二庭庭长周晔一行到玄武区法院调研民法典学习宣传贯彻实施工作。玄武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赵雪雁等参加调研。

会上,赵雪雁从特色亮点工作情况、办理的典型案件、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等方面作了汇报。一是重学习,深入开展民法典教育培训。通过领导带头学、聚焦业务学、创新形式学,深入学习领会民法典核心要义,重点把握理解新增制度、重大修订内容,依托“玄法青年沙龙”等平台加强学习成果转化运用,确保民法典统一正确实施。二是强落实,全力推进民法典贯彻实施。紧扣服务高质量发展,与常态化疫情防控、服务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建设等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找准服务中心大局的切入点。紧扣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推出“和畅融快绿新”六大实事项目,在维护正义、救济权利、保障安全等方面加大司法供给。紧扣推进司法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繁简分流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深化智慧法院建设,不断提升审判质效。三是广宣传,全面提升民法典宣传效果。成立民法典宣讲团,精心推出涉及遗产分割、相邻关系、物业服务等16项课程,按照“社区点单”模式,积极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活动。选任包括“一把手”在内的17名干警担任学校法治副校长,利用“开学第一课”等形式举办专题讲座,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通过创新模拟法庭、拍摄《绿色民法典》普法短视频、制作《婚姻家庭那点事儿》原创普法漫画等形式,提升民法典宣传的渗透力和感染力。随后,审管办汇报了该院长期未结案件的清理情况。

姚志坚一行认真听取了汇报,充分肯定了玄武区法院在民法典实施过程中学得透、抓得实、效果好的工作成绩,并强调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强贯彻落实,认真梳理总结一批典型案例,加大宣传力度,真正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同时,要聚焦主责主业,认真研判分析长期未结案件的形成原因和化解举措,严格落实院庭长督促推进的主体责任,切实提升积案清理实效。

玄武区法院将以本次调研为契机,持续学习贯彻好、精准运用好、普及宣传好民法典,将民法典精神融入法治实践、融入基层治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2022-08-26 -
252022.08
“开学第一课 法治在我心”法检开放日暨法治夏令营顺利开展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基础性工程。为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法治环境,8月24日,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玄武区人民检察院在暑假的尾声携手民革江苏省法律工作者联谊会、玄武门街道、锁金村街道未保站,联合开展以“开学第一课法治在我心”为主题的法检开放日暨法治夏令营活动。

来自南京市科利华中学和南京市锁金新村第一小学的近50名学生走进玄武区人民法院、玄武区人民检察院,“零距离”体验法官和检察官的工作。省民革的相关领导与法、检两院关工委的领导亦出席了活动。
师生们与法官、检察官们共同在玄武区法院的大法庭参加开营礼,由玄武区人民法院副院长潘溪向同学们致以诚挚的欢迎和祝贺。

在法官助理李雪静的带领下,同学们通过参观法庭和诉讼服务中心感受到了法律的庄严与肃穆,也通过参观“紫金”少年家事协同保护中心、少年圆桌法庭、心理咨询室、调解室等场所,感受到了法的温度。玄武区人民法院审委会委员、三级高级法官王萍向同学们介绍了法庭的设置和办案流程,告诉同学们如何通过学法守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何履行义务,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

随后,同学们走进玄武区人民检察院,在玄武区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张前的带领下参观检察办案中心、12309为民服务中心以及检察文化墙。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参加了互动法治课堂,学习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表达自己对法治的理解,例如有同学说“法律既对我们的行为做出了限制,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保护,因此法律让我们更自由”。接下来,科利华中学的校园社工向同学们介绍了“儿童议事会”的概念和工作方式,并带领同学们参与了模拟儿童议事会,讨论“如何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在热烈的讨论过后,学生代表们列举了日常学习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相互取外号、开不恰当的玩笑等,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解决方案,如增加相关的规则、同学之间相互督促、为有需要的同学提供心理辅导等等。最后,同学们进行投票表决,产生了本次议事会的决议事项。检察官和法官对同学们的讨论进行了深度点评,从法律专业视角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自律和他律”的关系,并为同学们颁发“校园法治观察员”聘书,希望同学们不仅能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更要让自己的观点建立在对事实的客观观察和分析之上。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后更要努力成为尊法学法、懂法知法的好少年。
2022-08-25 -
182022.08
【向政法英模学习】常存律己之念 做法治“燃灯者”中央政法委印发《关于在全国政法系统学习宣传“双百政法英模”先进事迹的通知》,号召全国政法机关和全体政法干警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宣传“双百政法英模”的先进事迹,大力营造崇尚英模、学习英模、争当英模的良好风尚,为肩负起新时代政法队伍职责使命激发内在动力、汇聚强大精神力量。
玄武法院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双百政法英模”学习教育活动,并迅速掀起了学习英模、崇尚英模、争当英模的热潮。近期,玄武法院将通过微信专栏,分享玄武法院干警们的心得体会,抒发对英模精神的情感认识,传递正能量和鲜明的价值观,展现法院队伍的时代正气、时代风采。
心得体会
常存律己之念 做法治“燃灯者”
——学习邹碧华事迹心得
作者:民二庭法官助理 李凯丽
2014年12月10日,邹碧华在工作中突发心脏病因公殉职,年仅47岁。消息传来,令人扼腕叹息,邹碧华同志是一位值得学习的有学识、有能力、有品格人才和榜样,他是一位用学者思维和专家能力来解决法院问题的司法先行者,是司法改革的开拓者。逝者已逝,然而他的精神,他的态度,他对法官职业的热爱与忠诚,对家人的关怀和牵挂,却生生不息,永远地留在了这片洒满阳光的世界。
爱职业,爱岗位,是干一行爱一行的笃定。邹碧华同志常说,从事一份职业之后,你一定要去热爱它,如果你自己觉得这份职业是没有意思的,或者说,你觉得实在是没有办法要养家糊口必须得做,你是不情愿的,那么你无论如何都做不好。从书记员到法官再走上领导岗位,邹碧华同志都做到了极致。做书记员和法官的时候,他精进法律技能,悉心研究案情,与专家进行讨论。作为院长走上领导岗位的他,更多地关注法院的发展,人才的培养,作为带头人,带领整个团队的进步。我们看到的邹碧华,是在每一个岗位上都兢兢业业的陀螺,是身处其位必力行其事的模范。
邹碧华同志还是一名严谨的学者型法官,笔耕不辍,通过多年的积累,他归纳出的《要件审判九步法》,成为全国各地许多法院审理民商事案件的范本。此外,邹碧华同志写下了《公司法疑难问题解析》《基层法院可视化管理》《关于中国诉讼调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等十多部著作。法院工作之余,作为华东政法大学法学院等高校的兼职教授,他关注学生学业,指导学生论文,是一名优秀的学术导师。生命有限,但是思想的光芒却能永恒照耀。
从法院书记员到司法改革的设计者、践行者,邹碧华将其短暂而精彩的一生献给了司法事业,对法院信息化建设和司法改革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精湛的审判业务能力、敬业的工作态度、致力司法改革的进取担当与构筑良性法律共同体的不懈努力为法官职业树立了一把标尺。我们要学习邹碧华同志对司法事业的热爱与奉献精神,把法院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忠于我们的审判事业;我们要学习他敢于创新,锐意进取的魄力,不日新者必日退;我们要学习他热衷学习、不断完善自我的严格自律;我们要学习他仁善爱人的气度和杰出的人格魅力。
邹碧华同志曾说:“如果有一天我离去,我希望我的墓志铭上写着‘因为我的存在,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邹碧华同志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传承他无形的价值理念,转化为我们努力前行的路径方法,永远铭记初心誓言,永远坚守理想信念,一定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2022-08-18 -
172022.08
法治教育全覆盖 师生学法共成长为进一步提升青少年法治观念,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教育环境,玄武法院紧扣法治副校长工作要求,聚焦差别化普法需求,为未成年人及家长、教师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8月15日,玄武区新教师岗前培训在玄武高级中学举行,玄武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王萍受邀为玄武区教育系统2022年新入职教师以《如何爱和保护孩子》为主题进行了授课,就《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重点条文进行介绍及解读,并结合案例将未成年儿童可能遭受到的侵害直观地展现在青年教师面前。旨在通过职业教育,帮助教师们学法、用法、懂法,尽到学校责任义务,更好地关心未成年人儿童的身心发展,给予孩子们爱和保护。通过法治宣讲,新教师们加深了对于教师职业的认识和法治教育的理解,深刻领悟到教师的恰当关怀对于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意义。课后,教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将通过持续的法治学习,帮助自己更好地尽职履责,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加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同日,玄武法院、法院关工委、花园路街道共同在花园路社区开展法治夏令营活动,玄武法院副院长潘溪、审判委员会委员王萍、院关工委副主任肖金春、委员程玉泰、田鲁斌等参加活动。
法官助理李雪静从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六个方面,结合形象生动的案例,介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增强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现场,孩子们针对未成年人纹身、网络游戏等问题频频提问,关工委老同志们进行了详细耐心的解答,为孩子们拧紧了成长的“安全阀”。

玄武法院始终坚持做好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以对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对家长的针对指导、对教师的普法宣传系列形式,为未成年人提供系统性、全方位、多角度的保护。下一步,玄武法院也将继续结合实际打造出一批有特色、有亮点、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品课程,持续擦亮“和合紫金”品牌,引导和帮助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08-17 -
162022.08
民盟南京市委到玄武法院调研座谈2022年8月12日下午,民盟南京市委副主委李越峰、民盟南京社会法制委主任周彤等一行至玄武法院调研,并召开“法治营商环境 为群众办实事”专题调研座谈会。玄武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时超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

座谈会上,时超对李越峰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详细介绍了玄武法院“和、畅、融、快、绿、新”六大特色为民办实事项目,项目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满意度。

民二庭庭长刘立柱围绕提供友好便利的司法服务、释放各方联动的加成效应、全面推进审执业务智能化、建设活跃有序营商环境、实现全链条延伸司法服务五大方面,介绍了玄武法院在法治营商环境工作中的特色亮点和经验成效。

随后,与会人员针对知识产权保护、食品安全保护、涉社会组织案件审理情况、再生能源开发、个人破产机制等问题做了充分研讨,为后续指导企业合法经营、建设活跃有序的法治营商环境、前沿司法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思路。

李越峰指出,南京民盟一直围绕法治营商环境和为群众办实事方面开展参政议政工作。通过调研,对基层法院案件审判、司法为民、营商环境等多方面的工作有了真实、直观的了解,有利于提升提案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增强南京民盟的参政议政能力。
时超表示玄武法院将把此次的调研成果落实到“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中去,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司法需求,为人民群众提供宜商宜居的区域法治营商环境。
2022-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