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整形美容之风兴起,大批爱美女性甚至男性都在涌入医美市场。那么,美容院从业人员资质是否齐全,能否保证安全就成了消费者需要关注的问题。
【案情简介】
2020年5月,刚刚年满十八周岁的原告李某在被告某医疗美容门诊部行双侧大腿吸脂术+双侧小腿吸脂术。术后一周,原告就以主诉“心悸乏力3天”至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被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经法院委托,鉴定机构对被告在诊疗过程中存在的过错分析如下:医方手术记录不规范,对手术操作过程记录不详,不排除其手术操作不规范:仅有格式化记录,手术记录未记录术中出血量,未标注吸脂具体范围。医方术后处理不规范,未采取合理的术区加压措施,在患者留观期间疏于病情观察:未见有术后指导患者如何维持和解除加压包扎的相关指导,未见有术后复查的相关医嘱。对因果关系和原因力分析如下:患者双下肢吸脂术后出现贫血,诊断明确,考虑与吸脂手术区域出血有关。缺铁性贫血考虑有患者自身体质因素影响。医方存在医疗过错,与患者术后贫血存在因果关系,考虑手术客观存在出血风险,建议医方过错原因力为主要原因。
法院经审理认为: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根据鉴定意见,被告的过错行为与原告的损害后果(贫血)之间存在一定因果关系,原因力为主要原因,应对原告贫血的损害后果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遂判决被告某医疗美容门诊部向原告李某赔偿医疗费、营养费、护理费、误工费等各项损失近4万元。
宣判后,原、被告双方均未上诉。
【法官说法】
随着大众对医美接受度提高,医疗美容消费逐渐被各类群体认可,医疗美容服务也从简单的割双眼皮、隆鼻、隆胸等动刀项目,拓展到玻尿酸、瘦脸针、热玛吉等微整形和手术难度更高的抽脂、断骨增高等项目。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尤其是青少年在“容貌焦虑”的推动下接受医疗美容手术,每逢节假日医美机构都会迎来服务旺季。然而,医美行业乱象屡禁不绝,不仅误导广大消费者尤其是青少年价值观,还严重危害其身体健康,不当操作轻则伤身,重则害命。比如本案中,原告在抽脂后出现贫血这一损害后果,严重影响工作生活。无独有偶,杭州某女网红2021年7月因接受抽脂等医美手术,术后出现感染性休克,抢救无效死亡。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称,实施手术的华颜医疗美容医院存在术前缺乏认识、术中操作不当、术后观察处理不及时等过错,与患者死亡存在因果关系,承担全部责任。
医美纠纷几何式上升,消费者该如何维权?审判实践中,因为医疗美容问题引发的纠纷如何适用法律,尤其是对此类纠纷是否属于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的范畴曾存在较大争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款明确规定:患者以在美容医疗机构或者开设医疗美容科室的医疗机构实施的医疗美容活动中受到人身或者财产损害为由提起的侵权纠纷案件,适用本解释。该条规定明确了医疗美容属于“诊疗活动”的范围,规定因医疗美容引发的纠纷应属于医疗损害责任的范围,应当适用医疗损害责任的规定,并对医疗美容损害责任纠纷做了明确界定,以便于消费者区分生活美容损害责任纠纷。此外,《解释》对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的举证、医疗损害鉴定程序、医疗损害鉴定意见的质证、紧急救治、医疗产品责任纠纷案件中适用惩罚性赔偿均予以了明确细化,为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提供了基本遵循,对于推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平安医院建设、规范医疗美容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本案依据《解释》对医美机构诊疗过程中存在的过错,该过错与消费者的损害后果存在的因果关系以及原因力大小委托司法鉴定机构作出鉴定意见,并以此作出判决,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此也呼吁广大消费者,尤其是青少年,打消“容貌焦虑”,拒绝违规医美,依法依规维权,构建健康医美。